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敬文园地 >>敬文精神 >>敬文精神激励我成长 >>正文

建于心中的塔

添加时间:2009-04-08    预审:朱东妹    点击量:

徐蕾蕾

在我很小的时候,一连串的家庭变故,就使我失去了双亲,只能靠着亲戚的资助,艰难地求学。于是,自小我就抱着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信念,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出幸福的生活。

2006年,我迈进安徽师范大学的时候,身上背负的,除了好心人殷切的期盼,对未来满怀的信心,还有就是经济上沉重的压力,大学生活是新奇有趣的,可是每当面对丰富的精神生活,而显得匮乏的物质生活,心情就无法轻松。

我是幸运的,当辅导员了解了我的家庭情况之后,竭尽全力的帮助了我。回想起多年求学生涯中,多少次跌倒挣扎时,都有老师温暖的双手拉起了我;现在又有这么一位善良的老师,使我知道生活中温暖与关怀是无处不在的,真的无法形容心中的感激。大二的下半学年,老师让我填写了朱敬文助学金的申请表格,这是大学生活开始以后,又一次温暖的资助,也是与以往不同的一次资助,因为我因此了解了无私助学的朱敬文先生。

于朱先生,当时除了知道他是敬文图书馆的捐助人之外,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但是在参加了奖助学金的颁发会之后,心灵却被深深地触动了。根据老师的介绍,出身贫寒的先生,只读了几年私塾,就跟随父母漂泊异乡,靠着自己的勤奋与聪敏,创造了自己的事业。从创业伊始到极有成就,先生从未中断对贫寒学子的资助,自己一直勤俭节约,对他人的资助却从不吝啬,真正的发扬了“为国储材,自助助人”的精神,先生用一生铸就了光辉的人格之塔,树立在贫寒学子的心中,警示着我们要铭记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从颁发会回来,抱着对先生有更多了解的想法,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先生的资料,对先生多一些了解,我就多了一些感动。人们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先生一生贡献于教育事业,受其资助的学子不计其数,其中很多已成为了对社会很有贡献的人才,这份坚持让人为之动容。先生改变的不只是这些学子的命运,他还通过自己无私的义举,对社会有了更大回报,也让更多的人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继承和传递了这种伟大的精神,尤其是那些曾受到资助的学子,将对先生的感恩化作回馈社会的动力,善良博大,可亲可敬的先生,成为了受助学子人生的航灯,指引着学子们驶向成功的彼岸。也先生作为一位商人,他的资产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他所捐出的钱数,也不会超过他的资产数,可是他那伟大的心灵,那崇高的精神,是世界上最珍贵无价的财富,使先生在道德上成为最富有的人。

其实无论是从前在贫困落后的老家,还是如今置身在宁静幽雅的大学校园,我的身边总会有和我一样遭受不幸,努力奋斗的同学,也许相对于许多家庭条件很好的同龄人,我们缺少了很多,也承担了很多,但有磨难并不是生命的缺憾,而是可贵的礼物,给了我们面对噩运的勇敢,从不言败的坚持和同情弱小的慈悲,更让我意识到自己多么幸运的是,那些帮助一个孤儿成长的人们所给予的关怀,让我在每一次人生风雨中的冰冷中,总能感受到春光明媚的温暖,这些就是我最宝贵的精神收藏,陪伴我继续去未来的旅途冒险。而获取朱敬文助学金,以及同时受到的精神鼓舞,则是最值得我感恩的一页了,不但告诉我人间自有温情在,还使我了解了有那么一位同样出身贫寒,但自强不息,自助助人的长者,成为我人生中矗立的高塔,前进的方向

朱敬文先生的一生,是多么不平凡的一生,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贫寒学子的关爱,对金钱真正意义的诠释,深深地影响着后来的人,在颁发会上得知先生的子女是继承其遗志,将先生的财产捐出成立了基金会,这正是对前人高贵精神的接力,而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就像寸草之心,也总是希冀报得三春之晖,今天接受了社会关爱的学子们,明天也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人。

建于我心中的塔,你是以崇敬与感恩之心建成的,告诉我要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知恩图报。有太多的感动已无法简单的用言语来表达,只有建于我心中的塔,它陪伴着一颗坚强的心灵,在前行的道路上实现我的目标——自助助人。

(作者系行政管理专业06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