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风骤,于孤灯下提笔,我突然感到言语枯涩。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师大的怀抱中成长了近四个春秋。在这青春飞扬的岁月里,在这繁华竞逐的社会中,我似乎没有什么改变,唯一改变的是心底沉甸甸的情感。那不是伤怀岁月的荏苒流逝,更不是感叹自己的一事无成;不是思恋,也不是寂寞;不是失落,更不是迷惘。有一种精神的感召,像暗处盛开的鲜花,给了我力量与希望。我知道,是师大校园里无处不在的灵魂——“厚德、重教、博学、笃行”,是我踏进校门伊始,就激励我不为外物所惑、潜心向学的“敬德重文”精神。
我回顾这些年来的求学历程,自问从未违背过一名求学者的心愿;即便在我感到人生迷惘难解、前途渺茫无着的时候,也从未放弃过坚持者的灵魂。因为我知道,在师大的校园里,有一位朝圣者,他的精神鼓励着我们莘莘学子,敬德重文。他如灵魂的花朵,流光溢彩,植入我心。
2005年9月,我走进了安徽师大社会学院历史系,第一次远离家乡两万里之遥,第一次要独自把握人生的方向,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我的专业是历史学,这一在社会边缘苦苦挣扎与凝望的载有沉重使命的学科,更是让我迷惘。我从湖南一路走来,见过现代城市的商业繁华,见过古朴小镇的清凉韵味,见过显赫喧嚣的富贵,见过深函祥和的清贫;我一路怀念着自己曾经并不明确的职业梦想,一路为未知的未来求学历程而苦恼。我确定,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却从未想过要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历史教师。在别人疑惑的目光下,我戚戚然从湘西南的小城走来,茫茫然走进皖南新城芜湖的怀抱,走进安徽师大历史系的教室。一切尘埃落定,当我沉浸在史学的辽阔天地里,当我目睹师大新校区三四年来的焕然新景,当我一次次徘徊在教学楼西北角的刻字大石碑前时,那八个醒目的大字让我有了重新获得灵魂的喜悦。身为师者,“厚德”、“重教”;身为学者,“博学”、“笃行”。这样充实而祥和的精神世界,又怎能为追求物质世界的奢华富足而迷惑呢?身为师大学子,我们有特定的使命;身为史学泛舟者,我们更有我们的用武之地。我在课堂上努力地学习,在校园里的小河边尽情地呼吸,在河岸的敬文图书馆里汲取着丰富的营养,更感受到了敬文先生无处不在的灵魂与厚重的恩泽。
我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第一次申请朱敬文奖学金的机会,那是2006年底。当时的我,已经从辅导员的讲述里了解过一些关于朱敬文先生其人及其施恩教育的些许事情。我开始为自己感到激动与自豪,我满心欢喜地告诉远在家乡的父母,告诉他们,我没有令他们失望,在史学的天地里,我学到了生命的矜持与精神的尊严。只要在师大,不管在怎样的领域里,都能受到敬文先生及其基金会一视同仁的关怀与恩惠。后来,我有幸获得了一本为纪念朱敬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由陈克潜先生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为国储材 自助助人》,从中,我深刻了解到了朱敬文先生一生奋发图强、致富报国、重徳敬文、为国储材、自助助人的艰辛与辉煌的历程;我也深刻了解到了敬文基金会在江苏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突出贡献。敬文先生用一生的辛劳,创造了丰盛的财富,而他创造的精神世界以及泽惠世人学子的精神财富更是万世不可磨灭的。
古语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敬文先生及其基金会的大恩大德,我又何德何能,可以知恩图报呢?唯有继续努力学习罢了,唯有坚守自己的求学使命罢了。这些年来,我也始终不为外物所扰,一心向学,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唯一能做的。而在课余时分,我徜徉河边,仰望对岸的敬文图书馆,它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精神鞭策与激励。在伟人面前,我不敢疏懒懈怠,在师大的校训碑旁,我早已将“厚德、重教、博学、笃行”与“敬德重文”、“为国储材”、“自助助人”的敬文精神融为我心中永生的灵魂。只为了有一天,我能用我的专业知识,去引导物质社会中的学生们,引导他们去开辟一方广阔的精神世界,将古已有之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可是,在我第一次获得朱敬文奖学金时,在我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不断努力过程中,10年前的12月26日,敬文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我只能空对苍穹,沉痛缅思这位给予我们无尽恩泽的老人,并向孜孜不倦地继承敬文先生事业的他的子女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朱敬文教育基金会的成员说一声由衷的感谢。
(作者系历史专业05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