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敬文园地 >>敬文精神 >>敬文精神激励我成长 >>正文

不可遗忘的时光

添加时间:2009-04-08    预审:朱东妹    点击量:

杨琳琳

岁月如剑,在大一的年轮上划下了深深的一笔;时光如梭,让已逝的花样年华一去不复返;青春如梦,只有亲身经历才知花样年华的缤纷色彩。经过了高考战场的洗涤,又一年时光飞逝,我终于从大一的门槛迈出,登上了大二的阶梯,而这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却始终被一种精神贯穿着,每每回味时,都激励着我,让我更明白我的目标,更坚定地迈出脚下的每一步,我相信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几许惆怅,几许依恋,告别了曾经哭过,笑过,打过,闹过的中学生活,跨进了所谓人生“象牙塔”的大学殿堂,有几多安慰,却又有几多迷茫!每忆刚来学校时,空虚像无孔不入的病毒,侵蚀着每个人的心灵,让我们对所谓的大学生活失去了憧憬和希冀。上大学之前,大学像迷雾中的一座金塔,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芒,让我们产生无限的幻想。然而,进入大学之后,迷雾消失了,金塔失去了光泽,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屋,于是乎失望、失意侵入心田,肩上的重担突然间被卸掉,使我们有种飘飘然的感觉,找不到重心,心中徒有空虚和感慨。

紧接着的是孤独,曾几何时,幻想着有一个身影陪着自己出现在大学的角角落落,可以与她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探索科学的真理,讨论人生的真谛。可是,现实生活却有太多的不如意,在风和日丽的早晨,在落英缤纷的傍晚,却只有我和我的影子在感受生活,思考人生。其实所有的寂寞我都能饮尽,所有的挫折我都能磨平。我已经学会了享受孤独,在散发泥土清香的小树林里捡起一根小树枝,在地面上构画自己的蓝图,享受鸟语花香。

但那都只是大一时的徘徊和迷惘,正式宣告离开大一的我们已经褪去了大一的无知和迷惑,因为曾经经历过,所以大一生涯才不会空虚了。每当看到屹立在花津河畔的敬文图书馆,我心中的那份坚定更加充实。因为有梦想才会去追逐,因为有希望才会想实现。

站在敬文图书馆脚下,不禁为它的宏伟和壮观深深感触,这时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经过师友的介绍才知道敬文图书馆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朱敬文原本是一名香港的实业家,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自八十年代起对内地的多所高等院校的学子以经济上的资助,在我校设立了朱敬文奖助学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校的发展,是我校校史上浓重的一笔。奖学金也好,助学金也好,背后所寄托的敬文精神才是最主要的。“为国储材,自助助人”是朱敬文教育基金会的宗旨,作为师大学子,我们应秉承这一精神,铭记“今天我以师大为荣,明日师大为我骄傲”的最终目标。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名学生,朱敬文教育基金的自助助人的宗旨与我们的专业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我们都倡导服务于他人,自助助人,在这个层面,似乎找到了某种共识。但 “立德尚义、泽被后学”的敬文精神需要我们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朱敬文,这个名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象征,而成为了一种精神,许多人因为有朱敬文奖助学金的支援而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圆了自己追求多年的梦想;许多人因为拿了朱敬文奖学金而在敬文精神的鼓舞下再接再厉;而更多的人为了这份荣誉而在默默奋斗着,难道你还认为朱敬文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吗?

因为被敬文精神这种“泽教育英,奉献社会;不求报答、不求闻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内涵深深感染,在自我洗涤之时人不忘思考自己的行为,在大一学年的努力学习,虽然最后与敬文奖学金失之交臂,但精神层面上的这种慰藉早已超出了物质层面,自己内心深深被感染。也许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会努力去改正自己的不足,逐步完善自己,想想敬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即使再大再多的浪也过去了,因为努力终究会有回报,我们应该把敬文精神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力量源泉,激励我们不断进步,激励我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时间过得特别快,大学生活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我们不应该让我们宝贵的大学生活变成荒诞无谓的牺牲品,我们应该让她成为瞬间的永恒!在新阳光的沐浴下,弘扬“立德尚义、泽被后学”的敬文精神,我们应刻苦学习,关爱他人,勤奋简朴,无私奉献,心怀感恩,报效祖国,这才是继承了敬文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做的事。走吧,我们一起前进吧!

(作者系社会工作专业07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