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浅利庆太和他的四季剧团

 

【书  名】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浅利庆太和他的四季剧团

【作 者】王翔浅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索书号】J893.134/1083

阅览室中校区文科阅览室

 

作者简介

王翔浅,1990年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职。1992年赴日留学并获戏剧学硕上学位。2004年归国后长年担任日本四季剧团驻中国代表。2014年在北京创立“四季欢歌”,将四季剧团原创音乐剧的版权引进中国。2015年起引进四季剧团家庭音乐剧《想变成人的猫》《素敲小魔女》,任中文版总策划、制作人、剧本翻译。

2000年出版中文著书《东瀛告白》(中国青年出版社),列入同期纪实文学畅销书排行榜,2004年出版该书日文版。

内容简介

《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浅利庆太和他的四季剧团》是介绍日本乃至亚洲运营良好的著名剧团——四季剧团的专著。作者王翔浅经过对剧团的细致采访,将四季剧团的开创业绩的过程和经营理念做了全面的阐述。对其成功的秘诀如世界经典音乐剧的本土化、全国公演和企业化运营、演员培养、剧目的排演和移植以及个性化和人性化剧场的建立和拓展、话剧代表剧目的积累等做了分析。对其两届当家人也做了访问,分享了现代剧团的经营和演出之道,对剧场管理、编剧、导演均有参考借鉴作用。

翔浅讲述的“日本神话”是一个剧团的修行之路,对于正纠结于剧团体制改革的人们,可谓一枚“他山之玉”。

——濮存昕(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艺术与经营的奇迹》一书从提纲直至成书,历时整整两年的时间。作者王翔浅没有浮光掠影地描述四季剧团的成功,也没有闭门造车妄下定论,而是在大量阅读、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加以梳理和总结,以她的艺术修养敏锐地提炼出四季剧团的精华所在,又很大的耐力和毅力沉下心来,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个剧团60年发展的全貌。内容之丰富,解读之到位,思想之深沉,大大超乎我们的预期。

这个时代需要艺术与商业并行,更需要沉下心来借鉴与磨砺。我们的演艺行业还存在不少浮躁之风,之所以推荐这本书,也是在推广一种潜心敬业的精神。艺术是一种修行,经营也是如此。以敬畏之心和修行之心对待艺术与经营,我们的演艺事业一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崔宁(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

这本书我通读过两遍,是我看到过的有关艺术经营的为数不多的好书。浅利庆太先生和他的四季剧团是世界艺术经营的奇迹。四季剧团为艺术能够走向民间、走向大众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让人尊敬。浅利先生由于经营的卓越让我们常常忘了他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书中详细介绍了四季是如何崛起,如何经营的,案例详尽数字精准,其中又不乏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可读性极强,这得益于作者王翔浅。作者去日本前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对院团太熟悉了,后来到了日本四季剧团,是众多在四季剧团工作学习的中国人中的姣姣者。作者的身份为本书带来了不可多得视角。我买过大概不下十本书送给过我的同事。这本书适合所有从事艺术经营和管理的人读,特别适合有志于音乐剧在中国推广的同仁,它给你理念、给你方法、还给你鼓劲。我做《战马》的一些理念也来源于此书。

——李东(中国国家话剧院对外合作中心主任 制作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四季剧团的经验对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音乐剧行业尤为宝贵。

——喻荣军(剧作家、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

浅利庆太和他的四季剧团在亚洲创造了音乐剧的神话,王翔浅女士的这本专著对此做了详尽的描述和解读。它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宝贵经验。

 ——王祖皆(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长、作曲家)

在四季剧团的几年,收获良多,技艺生长,总想与人分享,但拙于文字,未能实现!终于,王翔浅女士这本《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浅利庆太和他的四季剧团》出版,有料有情有水准,对正在向职业化转型的中国戏剧界如及时雨兜头而来,随着如《战马》般国际巨制的引进,随着独立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本“宝典”般的书更加显得弥足珍贵!请不要把它束之高阁,请把它当成一日三餐慢慢消化,营养,将滋润你的生长!

——焦刚(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导演、演员)

读了翔浅老师的这本书,受益匪浅!我是狂爱音乐剧的,创作中国题材的原创音乐剧是我毕生的追求与信念。《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把我带进了日本四季剧团,像近距离观看一部活生生的史剧一般-从它的萌生到生长再到结果,从它的梦想到实践再到经营,作者以她对戏剧的深刻理解力向读者详尽的展开和呈现了一个成功剧团的成长过程。

国情和文化虽有所不同,但对艺术的追求却很相通。在感受到浅利先生和四季之激情震撼之余,更多徘徊在心里的是理性的思索——这里有太多的内容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所以我很由衷的感谢翔浅老师用了几年的努力和心血写就了这本对我个人、对如童孩般的中国原创音乐剧事业而言有价值有意义的好书!

——程进(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作曲)

2012年,王翔浅女士的大作《艺术与经营的奇迹》出版时我曾特别撰文推荐,希望日本四季剧团60年商业与艺术的成功经验能为中国演艺界作为“他山之石”的参考和借鉴。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中国音乐剧在广大戏剧人的不懈努力下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音乐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自有她一套独特的操作运营机制,再读《艺术与经营的奇迹》,不仅从中能获得有益的艺术观念,更可获取他人成功路上曾经的那些成败经验,如此,可使中国的音乐剧发展少走许多弯路。《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戏剧人(不论表演者,还是运营者)都认真品读的好书!

——陈立(音乐评论家)

我做过音乐剧的系统研究,也有音乐剧艺术与产业的书出版,但我侧重关注的对象还是西方音乐剧,无疑是想仔细把玩一下“他山之石”。毕竟世界音乐剧的两个大本营——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一直引领了20世纪世界音乐剧的发展格局。但我知道上个世纪中叶以后,以四季剧团为核心的日本音乐剧早已成为东方世界的一个奇迹。无奈我不懂日语,无从着手。

王翔浅则凭借她自身的优势,长期深入探索日本四季剧团的艺术和产业模式,并出版了该书。精通日语当然是必要的,但我认为她主要的成功,还在于她的为人。与她交谈往往能被她缜密的思维,以及优雅柔和的女性魅力所感染。文如其人,这本书也是那样的到位和细腻。

在西方音乐剧界有一个非常热门的俗语:There i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音乐剧虽然是show biz,但音乐剧毕竟不是简单的娱乐,凡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剧目,都经得起艺术上的考验。不过,音乐剧必定是产业的。有意思的是,西方音乐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整个行业“全产业链”的形成,然而四季剧团却独树一帜,以更有归属感的东方式“班底制”硬是打下了一个天下。

美国百老汇模式、英国西区模式、或是日本四季模式,以及如日中天的韩国CJ模式……都值得我们借鉴。当然,重要的是,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路。

见证四季剧团奇迹的一刻,就在你翻开书的当下。

——慕羽(中国音乐剧行业协会理事 中国评论家协会特约评论员)

据说浅利庆太当时看到这本书,非常惊喜,感叹道:“在日本都没有人如此全面地给我写过这样一本书!”然而,这本书的受益者,绝对不只是日本四季剧团和浅利庆太。我所认识的很多中国戏剧界从业者,都将这本书奉为教科书一样的经典读物,甚至很多团队人手一本。确实,这真是一本踏踏实实言之有物的难得好书,每一行文字每一张图片都极为用心,值得推荐给所有专业人士,也适合作为大众艺术与经营管理的普及读物。

——王润(北京晚报首席记者 大小舞台之间主编)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