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书  名】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作 者】张宇,蔡万焕,马慎萧    

【出版者】经济科学出版社

【索书号】F112.7/1230

阅览室社科阅览室

 

 

内容简介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2)/政治经济学论丛(第七辑)》指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得到巨大发展,同时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它表明资本主义仍具有适应生产社会化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经济的腐朽性和不稳定性甚至有所加强。本书有助于为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2)/政治经济学论丛(第七辑)》: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百多年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在西方国家,与新科技革命相伴随的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挫折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渡,使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在经济学理论发展中,西方经济学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日益增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联系变化了的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回应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非难和攻击,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与经济科学出版社合作,编辑和出版了《政治经济学论丛》。该丛书的目的在于及时反映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做出努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为本丛书工作确立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解成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或方法论,我们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在纷繁复杂、急速变化的世界中,体验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展起适应于新的历史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①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归根结底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原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经典性的表述。根据这一经典表述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其他有关阐释,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归结为如下五个基本命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二、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与不断变化的条件相适应的历史性科学,必须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经济生活的沃土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客观源泉,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是对现代经济生活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反映,它要说明新现象,回答新问题,揭示新规律,要有新的主题、概念、范畴和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100多年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工业社会开始向信息社会过渡,经济的全球化迅猛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生产集中的巨大发展和分散化趋势的并存、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金融资本的膨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周期的复杂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这些现象都极大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结构。

……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