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中国工会简史

 

【书  名】中国工会简史

【作 者】中国工运研究所编写组     

【出版者】中国工人出版社

【索书号】K261.3/5061

阅览室社科二阅览室

 

作者简介

中国工运研究所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开展有关工人阶级和工会基础理论的研究,开展有关劳动关系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研究,开展与工会和职工相关的经济社会政策研究,围绕全国总工会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涉及职工和工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工会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内容简介

中国工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缩影,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折射了近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发展。中华全国总工会甫一成立,就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动员工人阶级为争取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谱写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奋斗的历史华章。本书力图以简洁的形式对中国工会近百年发展历程进行概括总结,以求达到以史为鉴、以史育人,传承中国工人运动的红色基因,助力新时代中国工会事业创新发展之目的。

 

第一章 筚路蓝缕 开天辟地(19世纪中叶—1927年)

中国工人运动的萌芽

中国工人阶级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伴随着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外资企业,60年代开始的清政府官办企业和70年代开始的民办企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统计,在1840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中国大约有产业工人10万余人,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产业工人已增加到100万人,到“五四运动”爆发前,全国产业工人约260万人。这意味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新生的阶级已经产生了。

中国工人运动自工人阶级产生后就具有了自己的萌芽形式。经过长期的自发斗争与痛苦摸索,中国工人能参加的组织,一开始只有封建社会早就有的行会、帮口和秘密结社组织。例如,广州的西家行,上海的行业帮会,以及遍布交通要道与工业区的青红帮组织。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为动员和组织工人进行革命活动,曾派人在香港、广州等地,先后组建机器工人参加的“中国研机书塾”“广州机器研究总会”和主要吸收海员参加的“联义社”等。一些人受到欧美各国政治和工运思潮的影响及启发,也掀起了组建与工人有关的政党和工会热潮,与此同时,工人自发组织的一批近代工会也开始崭露头角。这期间,能够说明工人阶级早期斗争中在新觉醒组织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应首推辛亥革命前后上海江南制造局工人创立的“制造工人同盟会”与商务印书馆职工组建的“集成同志社”等。在东北中东铁路,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与后来布尔什维克的号召、宣传与组织下,中俄工人也先后在中国的土地上创建了“哈尔滨工人团”“哈尔滨工人委员会”和完全由中国工人组成的“工业维持会”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不仅震撼了世界,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之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接受新思想的指导,从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性转折。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即发表一系列文章,提出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相结合,宣传和组织劳动群众的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各种宣传、歌颂劳动者的出版物也相继出现。1918年3月,《劳动》杂志创刊;1919年5月1日,《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李大钊、陈独秀、邓中夏、毛泽东等知识分子,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教育和动员工人的活动,纷纷以“平民教育讲演团”和主办工人夜校等形式,开始了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相结合的尝试。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虽然属于战胜国,但是会议在西方列强的操纵下,竟将战败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一耻辱的消息传到中国,点燃了中国人民压抑已久的怒火。当时,交通总长曹汝霖因负责把部分权益让予日本,与货币局总裁陆宗舆及驻日公使章宗祥并称为“三大卖国贼”。5月4日,北京各高校30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斗争口号。会后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痛打了驻日公使章宗祥,火烧了签订《二十一条》的外交次长曹汝霖的住宅。

北洋政府出动警力镇压,大肆逮捕爱国学生。这更加激发了北京学生及全国各界的愤怒,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标志性、进步性的“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早在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时,许多工人就自发地加入了学生的反帝爱国行列之中。长辛店铁路工人在“五四运动”初期就参加了由学生发起组织的“救国十人团”,他们同学生一道,到车间、车站、农村进行反帝救国宣传。同时,又积极参与了社会上的查抄日货、抵制日货活动。当运动发展到1919年6月上旬时,为了抗议反动政府对学生残酷镇压和无情逮捕的恶行,全国各地社会团体和产业工人以实际行动声援学生。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举行大规模罢工,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纱厂、第四纱厂、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人数有2万人以上。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10万人。上海工人的奋起斗争迅速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此外,济南、南京、长沙、杭州、无锡等地工人及其他一些城市的工人,都举行了示威游行。在全国各地民众群情激愤的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于6月10日宣布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由于工人阶级的加入对这场运动的演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它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展现了自己的力量,也使青年学生和革命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巨大潜力,促使和加快他们与工人相结合的步伐,并把中国革命的希望寄予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五四运动”后不久,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总之,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发展和壮大,中国的工人阶级也从原始、分散和自发的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时,一大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有意识地到工人阶级当中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促进了工人阶级不断觉醒,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并创建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而一旦有了党的领导,中国工人阶级很快从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中国工人运动也很快从自发运动走向了自觉运动。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