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江南雕刻

 

【书  名】江南雕刻

【作 者】谷娴子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J305.2/8041

阅览室社科二阅览室

 

作者简介

谷娴子,中国大学硕士,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中国古玉器研究,上海博物馆江南文化研究项目主要成员。曾出版专著《中国古玉器真赝对比鉴定》,发表玉器研究论文十数篇。上海博物馆江南文化研究项目主要成员,江南文化项目内容策划。

内容简介

本书在参考诸多古籍文献及文博同仁相关学术论文或专著的基础上,以上海博物馆工艺类收藏为主,兼顾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衢州博物馆等所藏珍品,精选江南主要雕刻门类的三十件代表性文物,如良渚文化玉琮王、明代“子刚”款玉尊、明代王叔远制核雕小舟、清代桐荫仁女图玉山子、明代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南宋戗金柳塘图朱漆斑纹黑漆盒等,依年代顺序分节介绍,偏重明清时期。具体文字力求深入浅出,也尝试引出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希望通过具象的江南器物,再现江南过往,呈现江南精神。

 

江南物产丰饶,钟灵毓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诸如玉器、漆器、牙雕等工艺门类已然崭露头角,并在其后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面貌。明清两代是江南地区发展的成熟时期,百姓在此安居乐业,文人在此隐世而居,商人在此建业经商,匠人在此一展所长。更重要的,江南文人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总结成理论成果,如屠隆的《考槃余事》、文震亨的《长物志》、戈汕的《蝶几图》、李渔的《闲情偶寄》、王士性的《广志绎》、王圻的《三才图绘》等,对工艺美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美学引导作用。于是,江南有了温润端庄的玉器、千文万华的漆器、清逸脱俗的竹刻、绝世难得的犀角器、简练优美的家具、恢宏典雅的砖雕、奇巧绝伦的核雕……这些精致的工艺美术作品既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与科技水平,也体现了江南人的审美旨趣与艺术创造力。

雕刻可用材质的种类非常丰富,大体有矿物、动物、植物三大类。其中,矿物类材料包括和田玉、翡翠、玛瑙、琥珀、绿松石、青金石、水晶等贵重矿石,还有寿山石、青田石、大理石等各种石料,端石、歙石、红丝石等各种砚石,以及用天然矿物材料经人工烧制的陶、砖等;动物类材料主要包括牙、角、骨、贝、头胄;植物类材料主要包括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等珍贵硬木,和榧木、银杏、柏木、杨木、松木、杉木等相对普遍的木料,还有竹子、树根、沉香等。如上种种,可知要以一本书论雕刻,取舍不易。

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收藏有与江南相关的玉器、家具、漆器、竹木牙角器、文房四宝、染织服饰和皮影年画等,以立体雕刻品为多。多年来,前辈学者孜孜不倦,做了大量整理、考证与研究的工作。本书在参考诸多古籍文献及文博同仁相关学术论文或专著的基础上,以上海博物馆工艺类收藏为主,兼顾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衢州博物馆等所藏珍品,精选江南主要雕刻门类的三十件代表性文物,依年代顺序分节介绍,偏重明清时期。具体文字力求深入浅出,也尝试引出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希望通过具象的江南器物,再现江南过往,呈现江南精神。

受古玉器专业局限,本书内容必有不及、不尽之处。谨序如斯,愿与读者诸君共同学习,并向文博前辈致敬。

谷娴子

2020年4月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