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山鹰之歌》与来自联合国的其他故事


【书 名】《山鹰之歌》与来自联合国的其他故事

【作 者】(冰岛)瓦尔迪马·哈夫斯泰因 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索书号】G112/6854

阅览室花津校区社科阅览室三


作者简介

瓦尔迪马·哈夫斯泰因(Valdimar Hafstein)是冰岛大学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民俗学博士,主要从事民俗学、民族学和博物馆等方面的研究。他是UNESCO冰岛国家委员会前主席,曾任国际民族学与民俗学会会长,在非物质遗产、文化财产、国际遗产政治、民俗、传统知识版权等领域著述颇丰。

内容简介

起源于南美洲克丘亚地区的民间音乐《山鹰之歌》,曾被保罗·西蒙翻唱,收入他的专辑《忧愁河上的金桥》,为全世界所熟知;《山鹰之歌》也曾作为人类音乐的代表,被星际飞船“旅行者”号带入太空,传送给设想中的外星智慧。围绕它的版权之争纷繁复杂,被拍成了同名的纪录片,甚至引起了外交争端……

在《制造非遗》中,民俗学学者哈夫斯泰因讲述了多个同样引人入胜的故事,它们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遗产保护有关。立足民族志的传统,作者深入这些故事,揭示了罕有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背景,令人更好地理解UNESCO、非遗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全球影响。本书超越了妥协和团结的官方叙事,邀请读者见证幕后的外交角力、同盟的建立和打破、对抗和抵制,它们一同形塑了非遗保护的公约和概念。

从多种角度对非物质遗产倡议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令人印象深刻而赏心悦目的探讨。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将改变我们对非物质遗产的思考。

——芭芭拉·克申布莱特-吉姆布雷特,《文化的目的地:旅游业、博物馆和遗产》一书的作者

基于对文化和官僚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所做的生动幽默的民族志观察,哈夫斯泰因对非物质遗产及其保护的用途和后果进行了批评性的和富有洞察力的阐述,读起来妙趣横生。这本引人入胜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书,对非物质遗产概念在国际和地方层面的影响和后果进行了评价,这种评价早就该有人来做了。

——劳拉·简•史密斯,《遗产用途》一书的作者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