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伯克利物理学教程
【作 者】(美)Charles Kittel 等著 陈秉乾 等译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索书号】O4-43/2642
【阅览室】南校区自然阅览室
作者简介
(美国)C.基特尔 (Charles Kittel)
基特尔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于1941年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潜艇作战研究小组服务。战后于1945到1947年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47年至1951年在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研究铁磁性。1951到1958年基特尔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教授理论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的分支)。他曾在1945、1956和1963年三次获得古根海姆学者荣誉,包含詹姆士·查尔斯·菲利普斯等著名科学家都曾是受过基泰尔指导的博士后研究员。基特尔所著的的固体物理教材《固态物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最新版为第八版),以及和赫伯特·克勒默合著的《Thermal Physics》是世界各地物理系学生的经典教材。
内容简介
《伯克利物理学教程》中译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印行以来已过去三十多年。然而,即便如此,时至今日国内高校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和选修基础物理课程的学生乃至研究生仍然感觉,由于本教程独具匠心的内容编排体系,作为一家之言,无论是对基础物理的教、学还是应用,以及对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而言,《伯克利物理学教程》依旧不失为一部极有阅读、参考价值的优秀教程。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曾经风靡一时的《伯克利物理学教程》如今在市面上已难觅其踪影,加之原版本以英制单位为主,使其进一步的普及受到一定制约。而近几年,国外陆续推出了该套教程的最新版本——SI版(国际单位制版)。在此背景下,机械工业出版社决定重新正式引进本套教程,继2014年推出本教程的英文影印版后,再次委托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教授承担翻译修订工作,推出了精装中译本,以飨读者!希望这部原汁原味的经典著作能满足物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之用!
该教程编写的意图,是尽可能地反映近百年来物理学的巨大进展,按照当前物理学工作者在各个前沿领域所使用的方式来介绍物理学。该教程引入狭义相对论、量子物理学和统计物理学的概念,从较新的统一的观点来阐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当年《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的作者们以巨大的勇气和扎实深厚的学识做出了杰出的工作,直到今天,回顾《伯克利物理学教程》,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非常有益的启示。
——赵凯华 陆果
时至今日,无论是对基础物理的教、学还是应用,以及对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而言,“伯克利物理学教程” 依旧不失为一套极有阅读和参考价值的优秀教程。
——复旦大学 蒋平
我很高兴为这套“伯克利物理学教程” 作序,这是一项旨在反映过去百年来物理学巨大变革的本科阶段课程改革的大项目。这套教程得益于许多在前沿研究领域工作的物理学家的努力, 也有幸得到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这套教程已经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低年级物理课上成功试用了好几个学期, 它象征着教育方面的显著进展, 我希望今后能被极广泛地采用。(该系列教材首次出版时的背景)
——克拉克·克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校长)
教学说明
本书显然是作为教科书而编写的。对学生程度的要求是假定他们已学过一些微积分,目前还在继续学习,而且已学完了高中物理课程。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学,理工科学生是在一年级第一季度开始学习微积分,而在第二季度一面学习本课程,一面继续学习微积分。他们开始上物理课时已经学过微分,至少在这一季度中间开始接触到积分。教学计划安排得如此紧密,这就要求与数学课教师密切配合。当然,这时学生还没有学过微分方程,所以在第3章和第7章末的数学附录中有一些介绍几种简单微分方程解法的材料。在像现在这样的力学课程中,需要求解的微分方程类型并不多,我们相信,学生全部可以学会。
本书作为普通物理课程的正式入门教材,内容可能过多,为此,我们建议教师不必一字不漏地全讲。有许多这样的入门课程,是不包括狭义相对论的,所以,前九章是对经典力学的系统介绍。可是,即使是这些内容,如果全都讲到,对于在只有九周或十周时间的一个季度的课程或者一个学期通常只有部分时间讲授力学来说,仍然太多了。因此,我们在下面提出了一些建议,说明各章的最低要求。有时人们不希望在一门入门课程中包括电学或磁学问题。我们相信,这本教材可以按这种方式来使用,尽管会有许多学生对电学问题有浓厚兴趣。许多教师对于大量删减材料也感到为难。根据我们的经验,与其泛泛地讲很多内容,还不如努力讲好其中一部分内容。书中较深的一些章节和高级课题是供优秀学生阅读的,这些可以发挥他们的才能;这些部分也可供学生在以后继续学习物理学时作为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