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小顾聊神话
【作 者】顾爷 著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索书号】J205/7180(2)
【阅览室】社科二阅览室
作者简介
姓:顾,名:孟劼,字:爷。
故被称为“顾爷”(没有啦,“顾爷”只是网名,我觉得听上去很酷,但经常会被打成“姑爷”,平白无故多了许多丈母娘)。
高中毕业后,我把自己空投到了澳大利亚,学习“visaul communicaton"(这里故意用英文,就是想表现得高端一点儿,其实就是平面设计的意思。)毕业后,顺利成为一名“苦逼设计师”。
关于艺术,一切的热情都源于单纯的喜爱。我并非科班出身,更没有教授头衔。
因此,与其说我是在做科普,倒更像是嘻嘻哈哈地聊天。如果能在博您一笑之余为您增添一些吹牛聊天的资本,那也是极好的……
内容简介
《小顾聊神话》内容简介:超人气艺术普及作家顾爷!带你走进西方古典艺术的源头——希腊神话!艺术入门必备指南!开启全民艺术狂欢!
拜伦说:如果我是一个诗人,是希腊的空气造就了我。
雪莱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希腊神话,因其脑洞大开的丰富想象力和充满伦理拷问的故事情节成为古典艺术家、文学家、音乐家们宠爱的题材,古往今来以它作为灵感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在享受古典艺术之旅的盘山小道上,能不能快乐地开辟出一条不硌脚的路,很大程度上都仰赖于对于希腊神话的了解。
此次,顾爷用清爽接地气的语言、一针见血的点评,通过平易近人的叙述方式,将希腊神话这出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伦理狗血大戏,理出一个头绪来,让艺术不再高冷,让神话妙趣横生。
用一个赖床的时间变人生学霸。分享适合天冷躺着看的书,好读轻松有料。抵挡寒夜,治愈孤独。天气令人动作迟缓,阅读让人灵魂性感。
——微博@野象小姐来看花
这些看似放荡不羁的长图,来自人称“顾爷”,实际是平面设计师,也是漫画家顾孟劼,当然他还是《小顾聊神话》的作者,我喜欢他的理由除了觉得他很幽默,看他的作品总能在笑声里收获;当然,他以一种调侃的方式来介绍绘画,把高深的艺术变得有趣,让每个人都可以来解读大师。
——微博@日日清正蒸红烧鱼
正是这种像是摆龙门阵侃大山式的讲述手法,引发了很多平时对艺术压根不感冒的“下里巴人”们的共鸣,使得我们觉得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而欣赏绘画的能力,也不再是高雅人士才能具备的素养。
——豆瓣红人李小丢
序言
美术馆和画廊里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凝视着一幅作品,沉默不语,若有所思。其实,他们头脑空空,根本看不懂,最后趁保安不注意时,“咔嚓”一下,走人。(有些美术馆其实是允许拍照的,只要注意别用闪光灯就行)
其实看不懂很正常,因为西方许多经典艺术品都是根据神话故事创作的。如果不知道背后的故事,那也只能看些奶子和屁股了。即使你看不懂,也不用觉得羞愧。因为如果给一个老外看“桃园三结义”—他也一样看不懂。
当然了,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我们还是要争取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所以今天,我想聊聊这些画作背后的神话故事。而且画作背后的故事,远比它们的构图、笔触什么的有意思。
在讲故事之前,我想先聊一个问题:外国画家为什么那么喜欢画神话作品?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
原因1:
之前我也介绍过很多次,画神话中的裸男裸女是可以的,是不会被“盯上的”。可以说,神话是画家画裸体的唯一借口。
原因2:
这些神话太TM有意思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槽点”太多!希腊神话就是包含了血腥、暴力、乱伦、钩心斗角和同性恋的限制级电影!
(简单介绍一下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的区别和联系:希腊神话就相当于一部经典电影,而罗马神话就是另一个制片商找了一批新演员重拍了一下,所以这里就把它们统称为“希腊罗马神话”。)
序言之后,正文之前
开始之前我想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我写的神话故事里,神的名字都那么乱?一会儿用罗马名字,一会儿用希腊名字。
没有啦!造成混乱是有原因的,比如维纳斯,这是她的罗马名字,或者说这是她在罗马神话中的名字,这算是家喻户晓的了。但她的希腊名—阿佛洛狄忒呢,读起来就有点拗口(说实话,还有个字我根本就不认识)。
那么,如果完全按照罗马神话来呢?好像也不对。
再举个例子:雅典娜,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移民日本后改名为“纱织”)这其实不重要,我要说的是,雅典娜其实是她的希腊名字,而她的罗马名字叫密涅瓦。许多朋友也许听都没听过,而且雅典娜这个名字听着就有“神范儿”,密涅瓦算什么破名字? 50 米外偶遇她都不好意思喊出来。
为了不搞混,我本来想干脆用他们的“职称”称呼他们,后来发现那也不行。因为奥林匹斯山(神界)的人手不够,几乎每个神都身兼数职,这样只会越搞越乱。所以,我最终采用“优胜劣汰”法:每当聊到一个新角色时,我会把两个名字都写出来,然后在后面的文章里选用比较有名的那一个。毕竟我这东西是给大家看着玩儿的,如果你硬要把它当作复习迎考的教材,那不及格的风险可能会有些大。因此也请各位看官不要太过于纠结名字,名字可能有所不同,但事情“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件,就当是他们用的外文名字好了。
比方说,如果提到Edison 这个名字,我们可能会先想到“陈导演”而不是“电灯泡之父”。因为他在中国的名字叫爱迪生。
好吧,瞎扯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