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第四次变革:智力经济时代的产业与城市
【作 者】启迪协信产业研究院,回向恒品 著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索书号】F4/3034
【阅览室】社科三阅览室
作者简介
启迪协信产业研究院,启迪协信产业研究院隶属于启迪协信科技城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做中国最接地气的产业地产研究咨询机构。研究院以正能量推动中国产业地产健康发展,持续进行产业研究的理论创新和项目成功经验的模式总结,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为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回向恒品,“回向恒品”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出版分社设立的精品出版品牌。“施己善得,回向智慧”。出书犹如此道。万物在变,精神永恒,回向恒品期冀汇集学术精华,为读者营造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
内容简介
继工业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已经以智力要素为主导的第四次变革已经拉开序幕。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抓住第四次变革的机遇,藉智力之剑改造城市、升级产业,本书揭开其中的奥秘。
前言:在变革中把握未来
未来是神秘的,人们总是对未来充满好奇。未来决定着人们的命运。人们对未来既憧憬又担忧,内心总是充满矛盾。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如何把握未来成为生存竞争必须面对的挑战。由此,产业和城市的未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工业4.0、智慧城市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然而,3D打印、物联网这些正在兴起的高新技术真的像传说的那样神乎其神吗?问题恐怕不会如此简单。技术可以改善生活,但技术不能改变一切。人类的历史是变革的历史。这种变革具有丰富的内容,包含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从人类生存面临的原问题来考察变革,就不会抓住历史的本质。在这方面,单从技术的层面展望未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是不可知的。未来永远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只能根据过去的历史经验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窥探未来。与其对未来进行遐想,不如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做出总结。历史和现实是打开未来的钥匙。通过已经发生的变革来把握未来,无疑是理解历史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
变革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有着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这条线索就是依靠人的智慧消除不确定性的生存逻辑。这是千万年来人类努力奋斗的基本逻辑。为了把这个线索凸显出来,我们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生存遇到的主要问题,把人类的历史划分为四次大的变革。
第一次变革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变革,在漫长而艰难的岁月中,人类通过与自然界的不断博弈,在人与资源之间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函数,消除了自然界带给人类生存的不确定性。定居形成了社会,孕育了城市,发育了国家,建立了文明的规则。定居培育了产业,产业生成了文明。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把人类历史推进到文明时代。在全球范围内点燃了文明的星星之火,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代文明,造就了几千年人类历史的辉煌。
第二次变革是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所发生的变革。第二次变革把劳动与资本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里的自变量除了劳动以外,还增加了一个要素即资本,资本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其产品是生产者的劳动和机器设备等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本与劳动的结合还促使人们的劳动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艺和生产能力不再由其先天的身体素质单独决定,还与其所受到的专业化培训有关。其创造财富的多寡,与劳动者的生产技能有关,还与劳动者使用的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资本有关。这个时期形成的产业是兼具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特征的产业。市场的需求催生了一系列的新兴产业,在扩大和丰富了产业链的同时,还引领着技术发展的方向。技术创新是由需求拉动的。需求决定了发明创造的技术路线,一系列改变人们生活的伟大发明涌现出来,形成了新的产业,工业文明由此诞生并成为第二次变革的主导形式。第二次变革是由欧洲主导的变革。从英国开始,由点及面逐步扩散,形成了一场世界范围的变革。其运行方式结束了数千年来以农业为基础的古典式人口资源循环,实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增长。农业的地位逐渐下降,经济的重心转向了城市,产业的空间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由农村走向城市。产业和城市统一起来。城市成为市场的主要载体。随着市场的扩大,城市走上了膨胀之路,城市的扩张,带动了产业繁荣,产业的繁荣又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扩大。在这个正反馈的互动中,市场空间由城镇扩大到区域。市场规模扩大,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出来。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奠定了现代化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启了第三次变革。这是一场全面的技术革命,使第二次变革形成的产业实现了技术升级,新的产业涌现出来,有的代替了旧产业,有的带动了原有产业的改造,使这些传统产业的面貌焕然一新。技术进步在这次变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第三次变革中,资本与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更为强大的生产力。技术和资本、劳动一起进入了生产函数,成为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一种经济常态。
第三次变革发生在各个领域。打头阵的产业除了交通外,还有通信。这两个产业作为全球化的基础设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世界市场除了传统的买卖商品的贸易外,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全球性的金融、投资、经营、管理乃至科技研发发展起来,为企业开启全球化战略布局、全球化经营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角,主导着全球分工与资源配置。一些城市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发展成世界级的经济中心,形成了覆盖全球的辐射力。
而今,第四次变革已经悄然开始,要把握第四次变革,首先就要回顾前三次变革。
变革是生存竞争的结果。生存竞争的作用机制遵循市场法则。规模、成本、收益、不确定性是推动变革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经济学理论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们分析人类历史变革的重要工具。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函数变革的历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生产函数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变革过程。生产函数是人类生产力的量化表达。生产函数中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代表了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由此把人类的历史划分为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函数不仅代表了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而且反映了在这个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的财富分配关系,反映了不同时段的社会关系,是研究历史变革的有力工具。进入生产函数的生产要素不仅对生产财富做出了贡献,而且对财富的分配具有索取的权利。每个要素的背后反映的都是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符合这个特征的生产要素数量不多,只有资源(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等四项。经济学就是通过生产函数建立了这四个基本要素与财富的关系,把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概括、简化为可分析、可比较的逻辑框架。这正是经济学观察社会的独到之处。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就是如何创造财富,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财富。社会的变革既是生产力的变革,也是财富分配规则的变革。生产函数用最简单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这种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生产链条变得越来越长,财富分配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表现在生产函数上就是,进入生产函数的要素越来越多,财富分配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生产函数看,人类的生产力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革,资本、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先后进入生产函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塑造了辉煌的现代文明。
所幸的是,我们的这种划分不但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且还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高度契合。这无疑给我们的讨论带来了便利。
我们不是考证历史的事实,而是探究人类演化的逻辑。我们呈现给读者的,不是那些具体的历史细节,而是我们对历史逻辑的把握和理解。这个世界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我们把我们看到的世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就是希望我们的看法对人们认识历史、理解现实、把握未来有所助益。
千万年的文明积淀,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品味的东西。我们像一个在海边拾贝的顽童,为我们的发现沾沾自喜。其实,我们的发现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只是揭开了文明奥秘的一角。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只能给我大家展示我们收获的一些要点。内容有点凌乱,也不够深入,也许这就是用有限的人生探索无限的问题难以摆脱的宿命!任何作品都难以达到完美,作品的诸多遗憾,希望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