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寻找暗物质:打开认识宇宙的另一扇门
【作 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等著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索书号】P145.9/5062
【阅览室】自然阅览室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当时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院设的非法人研究单元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2015年6月,中央编办批复同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中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项目的总体性研究机构,面向全中国的空间科学创新平台,负责组织开展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研究,具体负责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开展空间科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为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及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引领空间科学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上,毗邻钟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34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建成;1950年5月,成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
内容简介
《寻找暗物质:打开认识宇宙的另一扇门》揭秘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向公众普及了暗物质相关的科普知识,见证和记录了中国科学家在暗物质探索方面所做的创新和努力,为今后我国科学卫星的发射和探索提供了重要参考。
暗物质问题是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这一问题。揭开暗物质之谜将是继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及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支持的一颗科学卫星。卫星于2011年立项,2015年底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比如能段是国际"阿尔法磁谱仪"实验的10倍,涵盖了电子能谱和光子能谱发生异常的地方。探测器能量分辨比国际同类探测器高3倍以上。本书从暗物质的由来开始,介绍了暗物质的来龙去脉以及中国人探测太空、研究暗物质的历程,以及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研制历程、先进技术,以及首席科学家对暗物质及暗物质卫星的独家阐释,同时还有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名字由来等,文中配以精美插画,生动有趣,科普性强。
当你在仰望繁星闪烁的夜空时,你是否知道,浩瀚宇宙中95%以上都是人类还没有弄清楚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普通物质仅占不到5%。如果把21世纪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比作“晴朗天空”,暗物质和暗能量则被看成“两朵乌云”,两者都无法用现有理论充分解释。
那么,暗物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神奇存在?为什么要寻找暗物质?暗物质有哪些探测方法?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通过什么方式寻找宇宙中失踪物质的踪迹?
寻找暗物质,就像是和幽灵捉迷藏。本书将带领读者跟随中国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飞向太空深处,走进暗物质的神秘世界。大家还会惊奇地发现,在我们生活的这颗尘埃环绕的蓝色星球上,有一群常年致力于捕捉暗物质的“科学刀客”,他们怀着对隐秘宇宙的浓厚好奇,思考着、忙碌着、快乐着,为的就是破解宇宙的黑暗之谜,解开宇宙构成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