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行走的新闻:走进世博大课堂

【书  名】行走的新闻:走进世博大课堂

【作 者】龚缨晏陈斌    刘建民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I253/0217

阅览室社科阅览室


内容简介


    “行走的新闻”让同学们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让大学生们有机会对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第一次把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理论用于实践,对于学生的成长无疑是一笔巨大而又宝贵的财富。事实上,当前在校大学生不大了解基层社会,有些同学平时身居校园,关注的东西太过狭窄,缺乏一种国情意识、社情意识;有些同学甚至对地方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知之甚少;新闻是一门经验学科,再生动的课堂教学也不如一次实地采访更让人印象深刻,“行走的新闻”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新的要求,正是由于在这些方面的创新,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的兴趣,获得了活动成功的关键。


    序言


    “行走的新闻”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与传媒分院从2007年起开展的一项特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院党委宣传部、学院团委及法律与传媒分院团委等各部门的联合主持下,新闻传播专业的300多名学生三年来分赴宁波市11个县市区的33个村庄、35个社区及60个公民的家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新闻调研写作活动。目前已撰写200多万字新闻调查和实践调研报告,拍摄3000余张图片,并已正式出版《宁波:30个村庄的30年》(乡村卷)、《宁波:30个社区的30年》(社区卷)和《宁波:60个公民的60年》(人物卷)三本实践成果集。


    “行走的新闻”是一个内容和形式都蕴含了与时俱进活力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走的新闻”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奋发成才的学习积极性,坚定了同学们的专业思想、发挥了同学们的学科专业优势。


    第二,“行走的新闻”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们的实践教学方式手段改革、激发了教师们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强烈事业心,提升了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第三,“行走的新闻”还打造出具有新闻传播专业特色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提升了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综合实力,提高了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行走的新闻”:实践在路上,责任在肩上


    “行走的新闻”作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与传媒分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创立于2007年,在法律与传媒分院众多专业老师的组织策划与参与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现已成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个品牌,在院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时至今日,“行走的新闻”已经整整走过了三个年头,在三年的坚持和积累下,不知不觉间,法律与传媒分院2006、2007以及2008级新闻传播学类的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笔写下了洋洋洒洒近百万字的书稿,并分别汇编成《宁波:30个村庄的30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行走的新闻”2007年度实践报告(乡村卷)》、《宁波:30个社区的30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行走的新闻”2008年度实践报告(社区卷)》、《宁波:60个公民的60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行走的新闻”2009年度实践报告(公民卷)》,由宁波出版社出版。看着丰硕的成果,同学们的内心充满了喜悦,望着茫茫前程,同学们胸中满是豪情。只要坚持,只要努力,相信“行走的新闻”必将带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新闻学子走上属于自己的新闻之路,建设属于自己的新闻家园。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