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
【作 者】李军 著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G269.1/4037
【阅览室】社科三阅览室
作者简介
李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6—1997、2002—2004年、2011—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巴黎国际艺术城、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巴黎第一大学、哈佛大学本部和哈佛大学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从事文化遗产和跨文化、跨媒介艺术史研究。2014年任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
代表作品:专著《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 《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译著《宗教艺术论》 《拉斐尔的异象灵见》;主编“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什么是博物馆?什么是艺术史?什么是可视的艺术史?
什么是图像和图像的自主性?图像在表现内容的同时,又如何表现自己?
《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以作者在欧洲研究和工作期间实地考察、采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尝试以跨媒介艺术史的视野、细腻的图像分析和充分的个案讨论,穿越历史迷雾,在现代博物馆体制、现代艺术史叙事与前现代的教堂体制和空间布局之间,建构起鲜为人知的因果联系。
《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二百多幅彩图的精美呈现,十九个个案的细密讨论,四大文化领域的纵横交错,一次引人入胜的图像阅读。
1560年,当科西莫公爵决意建造乌菲奇宫时,他已经迁居公爵府(原长老会议官)达二十年之久。这一时期正是科西莫作为一名君主的事业蒸蒸日上,其抱负亦与时俱进之时。1537年,当他成为佛罗伦萨公爵时,仅仅因为他是那个时期美第奇家族唯一合法的成年男性。由于他的美第奇家族旁系出身,当时的美第奇宫尚为上一任公爵的遗孀占据,并无他的立足之地。三年后,他迁入原共和国的长老会议宫,一方面是为了证明他与佛罗伦萨历史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长老会议宫本是一个中世纪建筑,拥有一些宏伟的大厅,但更多的是狭小且不规则的小房间,它们既用作共和国的行政办公室,又充当共和国主要管理人员(如长老和旗手)的居室。因此,要把它当作新的公爵府所在地,无疑需要进行一番改头换面的手术。
改建工程几乎延续了三十年,但其中最重要的装修都是由瓦萨里主持设计的。尽管如此,仍难以改变建筑中那种合公爵府邸和公国政府为一体、公私不分的局面。与此同时,科西莫公爵的政权已逐渐稳定,权势也在增加:继1555年征服锡耶、1560年凯旋般进入同一城市以来,他已实际并最终于1569年在名义上得到了“托斯坎纳大公爵”的称号。原先那种急于利用前共和国象征资源以为己所用的做法,在大权已定之后,逐渐地被一种清晰的边界意识和强调秩序的思想所取代。正是在1550年代以来公爵府装修工程不断深化的同时,公爵与公爵夫人反而开始疏远公爵府,更多地居住在新购得的位于阿诺河对岸的皮提宫。到1560年左右,科西莫更是把皮提宫的一层大厅改造成一个古物所,形成了一个陈列古代雕塑的专门空间。无独有偶,也是在同一年,科西莫感到了要把公国的十三个行政机构集中在一地的必要性。乌菲奇宫的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应该说,乌菲齐宫那极端严谨整饬的结构,不仅来自于瓦萨里理性的设计思想,同样也来自于科西莫公爵追求专业化分工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