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书  名】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作 者】李浩 

【出版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索书号】TU984.2/4034(2)

【阅览室】自然阅览室

 

内容简介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规划设计、教育、科研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有关人员阅读参考,尤其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史、建筑史和国史研究等具有突出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社会大众系统了解城市规划有关问题的科普读物。

 

    “一五”时期的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洛阳、成都、武汉和大同等八个重点城市的规划,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层面主导的首批最为重要的城市规划活动,对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创立起到了奠基性作用。本书从城市规划工作的时代背景、技术力量状况、规划编制内容、规划技术方法、规划方案特点,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规划的审批、实施和评价等多个方面,对八大重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历史考察。书中首次披露大量极为珍贵的第一手图文档案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规划设计、教育、科研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有关人员阅读参考,尤其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史、建筑史和国史研究等具有突出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社会大众系统了解城市规划有关问题的科普读物。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一书具有3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1)以大量原始档案的查阅、分析、引用和解读为主体内容,辅以详尽的注释,努力“让史料说话”;

 

2)走访了数十位60年前八大重点城市规划工作的亲历者,通过历史见证人的访谈和口述,有效弥补了纯粹档案研究的不足,增强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及生动性;

 

3)从规划工作背景、人员情况、规划过程、技术内容到规划审批、规划实施,中苏(俄)两国的对比分析以及规划的反思和评价等各个方面,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全景化”的呈现。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城市规划工作的时代背景、规划编制内容与技术方法、规划方案特点及其渊源、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规划的审批和实施情况,对八大重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历史考察。下篇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技术力量状况、苏联本土规划模式的来源、八大重点城市规划与“苏联规划模式”的关系、“洛阳模式”与“梁陈方案”的对比分析、1957年的“反四过运动”以及八大重点城市规划工作的评价等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的分析和讨论。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