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聆听巴赫
【作 者】(德)米歇尔·魏尔新 著,吴勇立 译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索书号】J605.516/2620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专业、权威的巴赫音乐指南。德国当代著名音乐家解读巴赫音乐的“永恒性”。通俗而不失深度。既适合普通的巴赫音乐爱好者阅读,也适合专业的音乐研究者品鉴、参考。
既有专业的深度,又有视野的广度——不仅深潜到音乐结构的深处,还挺进到广阔的文化史和演出实践背景中。
关乎音乐,更关乎巴赫深邃的精神世界。因为打动听着灵魂的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音乐所表述的深沉的、根基性的思想内涵。这本书正是对巴赫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一番迷人的巡礼。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曲风格充满了巴洛克时期的特色,他用音乐表现出的世界形象也是巴洛克式的。本书封面的配图是莱比锡画家埃利亚斯·哥特洛普·豪斯曼(Elias Gottlob Haussmann)于1746年为巴赫所作,如果我们仔细地观赏这幅著名的肖像油画,便能更好地了解这一位巴洛克人物。
除此之外,有许多人花费了大力气研究巴赫音乐,他们越是深入钻研其中,越是细致入微地体会他独特的声响语言,越是倾向于认为他的音乐是不朽的。这是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巴赫运用了比大部分同时代人更普遍、更广泛、更重要的方式,使其作品成功地表达了极富意义的思想内涵,即使带有巴洛克式的外在音乐形象,也无损其远迈时代、声播世界的历史意义。
三百多年来,很多人认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是永恒的。他的音乐语言仿佛表述出了深沉的、根基性的思想内涵,从而一再打动并震撼了听者的灵魂。无论巴赫处理哪种音乐体裁,他都能成功地让巴洛克的音乐风格超越时代、臻于不朽。
德国著名音乐家米歇尔·魏尔新的新作《聆听巴赫》将这天才的音乐向听众作了阐明,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它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为此,他沉潜到音乐结构的深处,同时也挺进到广阔的文化史和演出实践背景中――从巴赫《创意曲》的课堂教育伊始,到圣咏及其在礼拜仪式中被确定下来,到他广博的神学知识的应用,以及他在莱比锡齐默尔曼咖啡厅里演出的协奏曲,再到他最后的那些达到一生事业巅峰的作品――《哥德堡变奏曲》、《b小调弥撒》和《赋格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