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重返江南: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

 

【书  名】重返江南: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

 【作 者】赵建飞 

 【出版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索书号】J905.2/4411

 

内容简介

 

在百花齐放的中国电影中,存在着一脉独具特色的江南题材电影——江南影像。它根植于江南文化,将水乡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和现状细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呈现出统一的诗情审美风格。

 

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的生产”思想有四条规则:“一是物质即自然的空间正在消失。二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产生出自身的空间。社会空间也包含着生产关系和再生产关系,并赋予这些生产关系以合适的场所。三是要从关注‘空间中的事物,转移到关注‘空间的生产’。四是如果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空间,那么,从一种生产方式转到另一种生产方式,必然伴随着新空间的产生。”毋庸置疑,1949年新中国成立,旧有的生产关系彻底改变了。正如列斐伏尔所说,每个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相应的社会空间,“如果不曾产生出一个合适的空间,那么‘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等都是空话”。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也意味着新空间的产生。

 

本书将从民国时期、十七年与文革、新时期之后三个历史阶段入手,通过对不同时期电影文本的分析、叙事空间的剖析、不同影片的比较、类似影片的特征概括,探寻江南影像的主要特性以及与社会、历史的复杂关联。

 

《重返江南: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将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江南题材电影的分析,就这些问题给出详尽生动的回答,带领读者重返影像中的江南——那个中国文人心目中最美好的桃花源。

 

无论是1932年的《野玫瑰》,还是2012年的《百万巨鳄》,小桥流水、白墙黑瓦的江南影像始终未曾远离电影观众的视野。尽管历经历史动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快速工业化和都市化的洗礼,但它在许多中国人心中,仍是那个远离都市纷争的精神家园。那么:为什么江南会在观众心中留下如此顽固的符号印象?为什么中国电影人对江南影像情有独钟?江南影像在形式与风格上究竟有哪些特征?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