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大学之理念
【作 者】(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著 邱立波 译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索书号】G640/7047
【阅览室】赭山校区文科阅览室
作者简介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德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奠基人之一。任教于海德堡大学,二战后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著有《时代的精神状况》《尼采》《大学之理念》《存在哲学》等著作。
邱立波,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哲学与思想史专业副教授。著有《礼法与国体》,译有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科耶夫《法权现象学纲要》、施特劳斯《论柏拉图的会饮》等书。
内容简介
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际,当时的德国大学刚刚经历了为深重的内外灾难的洗礼。但在时代的危机前,雅斯贝尔斯坚持认为对高等教育的反思,要着眼于长远未来的需要。他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对高等教育进行考察,勾勒大学之理念,分析大学的制度,提出大学是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是一个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在大学中,全面的精神生活无疑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此外,雅斯贝尔斯探讨了大学的制度与学科、师生关系以及大学所依赖的国家与社会的力量。他对高等教育的思考,给后代的学生与教师留下了诸多启示。
前言
《大学之理念》一书中,雅思贝尔斯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解读大学,为我们勾勒出他心目中“大学之理念”。其中,“大学为探究真理的机构”是贯穿全书之灵魂,作者以此为基础展开后续理念的探讨。具体来看,全书主要围绕三部分展开:精神生活、大学的目标以及大学存在的必要条件。
精神生活——科学与学术
雅思贝尔斯认为,科学与学术作为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根本。首先其对科学与学术的本性做了探讨,认为它们具有讲究方法、有内在说服力及普遍有效性三个基本特点。即科学并非主观臆断出来的,它需要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获得,并含有自身的逻辑,可以被任何人所验证,更可以“散播到所有具备科学思维的地方。”其次,他认为实际效用不应该成为科学全部或的意义。因为科学更多的要表达的是人们自身对知识的渴望,需要研究者拥有一种“朴素的好奇心”,非功利性的目的才是产生重大基本发现的源泉,因为“只有理论的根基打好了,富有成果的应用才是可能的。”这种好奇心也是一种科学的引导,而这种引导完全是来自于内心求知的意志,是一种原始的探索兴趣,而非实用性目的。随后研究者将在好奇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假设,从而研究并得到重要的发现,其尤其强调假设的重要性,认为“并不存在无假设的科学”。后,雅思贝尔斯指出科学“源于诚实也造就诚实”,因此作为研究者既要能够接受赞赏,也要有接受批评的勇气。他认为,“一个诚恳的科学家即便从不公平的批评那里也可以受益,谁回避批评,谁就是在根本上不想求知!”此外,雅思贝尔斯还特别对科学与哲学的共存关系做了阐明,他认为,哲学与科学并不矛盾,其实它们互相需要。精神、人的存在和理性是科学内部的哲学元素,哲学为科学提供一种指引和魅力,科学也会哲学提供严谨与证明。
大学的目标与实现
总的来说,大学致力于科学与学术,因此,需要开展研究与教学来发现和传播真理。具体而言,这个目的又可分为研究、传播知识和文化教育三方面功能。雅思贝尔斯认为,职业训练、健全的人的教化和科学研究是大学必须要做的三件事,因为大学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三重身份。”从大学的理念看,不能舍弃这其中任何一个,更不能将大学解体为三种专门类型的学校,因为“将一个方面从另外两个中剥离出来,势必损害大学的精神本质。”大学精神也会枯萎凋敝。它们是三位一体而不可分离的。
1.研究——好的科学研究人员同时也应该说的老师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要务。因为,真理需要用“系统的研究”获得。而开展这样的研究则需要的是一种整全的人(the wholeman)认真投入去做,笔者认为这样一种“整全之人”,大概就是作者后文中提到的使其“获得整全知识”的一种具有完整人格和一定精神境界的人,这样的人可以为自己心中的真理不断追逐和探索,且对于学术有着不可动摇的献身精神。因为研究上的获得与进步,需要的是执着而艰辛的工作。这种“整全的人”开展科研工作时又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埋头苦干的同时学会抬头看路;第二,工作不是仅靠一腔热血就能获得,还需要一种能够将其维持的生活方式,使得自己能够持之以恒地沉浸其中。也就是说当研究者真正投入自己的工作时,他甚至都不能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相分离。“他(研究者)的整个生活方式对于他的想法来说都是一种必要的保障条件”,因为有一些人虽然有着不错的想法,但是由于一时的心不在焉,这个想法就被很快淡忘了。第三,这种工作还需要学者具备一种“智识的良知”。所谓智识的良知,就是需要学者能够从自己的良知出发判断问题,追求贯通,而不是仅仅来自一个忽发奇想。
此外, 关于大学的研究对象,雅思贝尔斯认为,大学(university)是“大而全的宇宙(universe)”,其应该研究“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大学需要有广阔且整体的眼界,而不应该成为“各种学院的大杂烩”。学术靠的就是一种知识整体的关系,倘若脱离了整体,孤立的学科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正如作者所言,学生们从大学中获得也不应该仅仅是其所研究领域的专门知识,而是应该涵盖其他门类的整全知识,给他们以全身心的陶冶。而在大学中实现科学研究,需要的也是一直知识的整体,这种知识的整体“依托于各个专家充分的交流”,只有保持这样的整体联系,才能体现研究真正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教学工作本身就是科研工作的促动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的是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对于教学、学生的影响将是直接而明显的。
2.教育——精神之塑造
雅思贝尔斯认为,科研和教学的结合是大学至高无上不可代替的基本原则, 而教师需要给与学生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塑造。教育的目的,本质上“是扶持引导学生发觉他身上的潜能和力量。”帮助学生找到真实的自我。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的,更是自由的。所谓自由,即:大学教育中教师的传授是自由的,学生的学习也是自由的,这些不需要清规戒律、学业监督就能实现。学生在这样一具有意义深远的自由中,获得人格的完善,获得谦卑的胸怀,获得对自身的责任感,并能够限度的施展自己的才能。雅思贝尔斯尤其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想要培养大学成为培养未来领导人的学校是异想天开的,这违背了大学的理念。因为,不同领导人需要的素质条件差别很大,如需要“权力欲、深思熟虑的头脑等”,这些品质使得他们需要从一切阶级和行业中来,领导人自然可以出自学术圈子,但就一般的情形来看,学术工作所需要的人格类型往往并不是作为领导人所需要的人格类型。这或多或少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3.传授——多种方式结合使用
大学中的学业传授形式包括讲座、研讨会、实验小组及两人间讨论。在雅思贝尔斯心中,有价值的讲座需要“被精心准备同时又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当代学术生活”,如果要说一个讲座是好的,那么它必须具有某种不可模仿的独特品质。演讲者的一切都是发乎自然的,并能将精神实质传授给听众;不同于讲座,研讨班和实验室主要是通过实地接触来获得学习,直接接触问题的要害和学问的细节,并激发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后,传授还可以通过讨论实现。讨论过程中,在各个成员的相互交流中,有助于提出重要的问题,并汇聚大家的观点,这样也利于师生间思想的碰撞,形成良好一种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课堂氛围。
各种形式传授所要面对的对象是各样的学生群体。雅思贝尔提出,未来大学生需要具备一种学术的渴望以及一份坚定,具有善于选择的资质和自我约束的精神,而具备这种品质的学生只有少数,且分散于人群中。大学应该给与学生自我选择的机会,而不是用一些固定的教学大纲将学生的自由限制住,这是对科学研究冒险精神的扼杀。
除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之外,交流在实现大学目标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只有当我们的观念受到质疑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的交流。雅思贝尔斯提出,大学作为“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不仅要有不同学科层次上的交流,还要有不同个人层次上的交流。大学需要提供条件,使得学者们能够和同行及学生一起开展直接交流,催生出一种美好的学术氛围,一种适宜于学术和科学工作的条件。而这样的一种交流,不应带有任何功利目的,而是一种共同为真理探索的初衷,大学就是一个“不计任何条件千方百计探索真理的地方。”保持开放的胸襟,让理智摆脱一切羁绊,达到自由地发展的目的。
当我们在谈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目标时,却仍然不能忘记大学的制度化特性。大学是在一个制度框架内完成其任务的, 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实体,大学的理念只有在这样的制度下才变得具体且实在。“虽然理念永远不能十全十美的实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制度的安排是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弊端。拿人才培养机制来说,大学虽然希望选拔出好的那个人才,但实际上却会选拔出第二流的人物。因为“优秀者会受到排斥,资质较差的则会直接排除,而那些‘称职的人’,第二流的人,就被选中。”此外,这样的制度也很容易被利欲熏心的学者利用,成为各种关系的“提携场”,而至关重要的交流也很容易沦为彼此对立的人生攻击,由于无法相互容忍,摆脱羁绊,真诚自由的交流反而受到打击。虽然制度结构存在着其自身的缺点,但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言,制度化依然被需要。“倘若没有一种制度存在,单个学者的学术生命和学术工作就有付诸东流的危险。”因此,对于使得理念具体化的制度,我们依然要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