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书 名】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作 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D2-0/1731(51)

阅览室花津校区阅览室


作者简介

欧阳淞,著名党史专家,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著有《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基本问题研究》《写给中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写给小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等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80余个党史故事,进行生动、感人、通俗、易懂的解读。每个故事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故事原委。原原本本地道出习近平讲述每个故事的时间、地点、场合和内容。第二板块,故事延展。介绍故事来龙去脉,还原故事历史场景,描述故事具体情节,体现故事完整性。第三板块,故事启迪。努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述党史故事的本义和引申义,简要阐释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书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讲故事的基本风格和基本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了有根有据、史实准确。同时,力求做到政治性、思想性、准确性和故事性的统一,可读性极强,可以作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辅助读物。


【故事原委】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看到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讲解员说这个译本是由一位共产党人的老父亲放在“衣冠冢”里二十多年方才保存下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听了连称很珍贵,说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要保存好、利用好。

【故事延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陈列柜里,看到的这本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具有非同寻常的来历。

 “衣冠冢”里埋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张人亚(原名张静泉,亦称张仁亚),浙江宁波人。初中毕业到上海法租界一家打造金银首饰的银楼当学徒。1921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是青年团和共产党最早的成员之一,也是上海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

1922年9月,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成立,张人亚任主任。他在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上指出,俱乐部“就是保存工人生命的机关”,希望工人们团结在俱乐部周围“努力做去”。1922年10月上旬,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发动金银业工人罢工,在罢工宣言中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同时指出:罢工是被逼迫的,俱乐部是工人的第二生命,必须誓死捍卫之。张人亚是工人领袖之一。

这次罢工,2000多名工人罢工28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城市举行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对上海各界产生强烈震撼,充分体现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的力量。10月下旬,租界巡捕房镇压罢工运动。淞沪警察厅以私设“秘密机关”、“要挟罢工”的罪名,取缔金银业工人俱乐部,通缉张人亚等。

平时,张人亚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1924年10月,中国共产党派他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白天听课学习、讨论,晚上站岗、放哨,周末参加义务劳动。除了上课学习,他还认真研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马列著作。在他撰写的个人及家庭情况汇报材料中,明确表示,自己要成为“一个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工具——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工具”。

回国后,张人亚曾主办上海总工会机关报《平民日报》,为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充当舆论前锋。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上海。张人亚当时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为了确保自己学习、保存的《共产党宣言》和革命书刊万无一失,1927年底,张人亚秘密回到宁波老家,将一批革命文献交给父亲张爵谦,要求父亲想方设法保存好。

张人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给父亲留下的是一批革命文献和无尽的思念。张人亚的父亲为了不辜负儿子的重托,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编造了一个“不肖儿在外亡故”的故事,进行传播,1928年冬在霞浦镇长山岗上建造了一个“衣冠冢”,埋葬了儿子“张人亚”和早年病故的儿媳顾玉娥。其实,“衣冠冢”里埋藏的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张人亚交给父亲保存的一批革命文献。

从此,张人亚的父亲苦守着“衣冠冢”里的秘密,苦苦期待着有朝一日儿子会突然回来,取走“衣冠冢”里的革命文献。就这样等呀、等呀,一直等待了二十多年。

然而,张人亚再也没有回来。

“一个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上海的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由于连续发生“顾顺章叛变事件”“向忠发叛变事件”,中共中央机关和工作人员在上海难以开展工作,陆续转移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张人亚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张人亚任中央出版局局长兼总发行部部长、代中央印刷局局长,领导中央印刷厂印刷大量革命书籍和报刊,为广大干部、党员和红军指挥员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中,由于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张人亚积劳成疾。1932年12月23日,张人亚带病从江西瑞金去福建长汀检查工作,路途遥远,跋山涉水,缺医少药,病逝途中,时年34岁。

1933年1月7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办的《红色中华》刊登《追悼张人亚同志》,悼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出版局局长兼代中央印刷局局长张人亚:“人亚同志对于革命工作是坚决努力,刻苦耐劳,在共产党内始终是站在党的正确路线之下,与一切不正确思想作坚决斗争,在党内没有受过任何处罚,因为努力工作为革命而坚决斗争使他的身体日弱,以致最后病死了。人亚同志已死了,这是我们革命的损失,尤其是在粉碎敌人大举进攻中徒然失掉了一个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