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结晶学及矿物学(第三版)
【作 者】赵珊茸 著
【出版者】高等教育出版社
【索书号】O7-43/4414.3
【阅览室】自然阅览室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iCourse·教材:结晶学及矿物学(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含结晶学和矿物学两部分内容。结晶学部分,以晶体对称-晶体定向-单形与聚形为线索,直观地介绍了晶体宏观对称、群沦基础、晶体结构微观对称理论;同时还介绍了晶体生长、晶体规则连生及晶体化学的基础知识。矿物学部分,先介绍了矿物的成分、形态、物理性质及矿物成因等基础知识,然后对各大类、类、族、种等不同晶体化学分类级别的矿物进行了归纳、对比,重点阐述各大类、类、族矿物的共同的晶体化学原理基础知识。
《iCourse·教材:结晶学及矿物学(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特点是既注重形象直观又兼顾理性推导,既注重基础理论又兼顾实用性,既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又兼顾内容的精简性。
《iCourse·教材:结晶学及矿物学(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适于高等学校地质学类、珠宝类、材料类专业的学生及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凝聚态物理、地理、生命科学专业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序言
《结晶学及矿物学》第一版、第二版分别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分别于2004年、201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版于2014年被教育部列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自第二版教材出版以来,经过5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对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又有了新的认识。结合矿物学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章:补充了结晶学知识特点介绍。
第二章:添加了“本章拓展、延伸知识”,介绍了吴氏网在空间测量、空间变换中的应用;介绍了心射极平投影在测定晶面符号的应用;介绍了吴氏网(等角度网格)与施密特网(等面积网格)的不同特点与功能及施密特网在矿物晶体择优取向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对晶体对称定律的证明做了补充,修订了部分图件。
第四章:更新了部分图件;补充了晶带定律的数学定义;调整了部分内容:将“一般形”的内容移至第五章介绍。
第五章:更新了部分图件;修订了关于“一般形”的内容。
第十章:修订了等大球最紧密堆积与非等大球最紧密堆积关系的内容;修订了多型的部分内容。
第十一章:修订了矿物概念的解释、矿物学发展历史等内容;补充了矿物学知识特点介绍。
第十二章:修订并重新归纳了矿物化学成分变化的内容;简化了晶体化学式计算的“阳离子”法。
第十三章:修订了矿物隐晶及胶态集合体形态的内容。
第十四章:修订了透明矿物的颜色与不透明矿物颜色区别、矿物自色与他色的概念、压电性与热释电性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五章:重新归纳了矿物成因信息的内容,删除了“朗道理论”等内容;补充了矿物包裹体的地质应用介绍;添加了“本章拓展、延伸知识”,简要介绍了成因矿物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工作步骤和主要研究进展。
第十六章:进行了全面改编,突出了矿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现代先进测试技术介绍,如:观察矿物内部微形貌的阴极发光技术、测试结晶学取向的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分析矿物微区的痕量元素含量和同位素比值的激光探针、离子探针等测试技术。
第十八章:修订了合金、类质同象混晶、金属互化物三个概念的关系。
第十九章:更新了部分矿物资料,补充了硫盐类矿物介绍。
第二十章:更新了部分矿物资料,补充了Si0:矿物各同质多象转变的相图等内容,补充了金绿宝石、假蓝宝石矿物介绍。
第二十一章:更新和添加了部分矿物资料,如橄榄石、锆石、石榴子石、绿帘石、辉石、角闪石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等资料,锆石、石榴子石、榍石、绿帘石等矿物的成因及产状部分的内容;修订了各矿物的颜色、条痕、解理等描述不太确切的资料;添加了“本章拓展、延伸知识”,介绍了辉石族矿物的同质多象变体及其转变关系、名义上无水硅酸盐矿物的“含水性”、辉石族和角闪石族矿物分类命名等。
第二十四章:更新了至2014年底在我国发现的新矿物种数等数据,添加了在我国发现的新矿物总目录表。
第二十五章:该章为新添加的内容,介绍了目前收集的宇宙矿物样品类型,重点介绍陨石特有的矿物种类、特点。
书后添加了附录Ⅱ(原第二版的附录Ⅱ改为附录Ⅲ):相似晶体结构对比表。在此表中,将书中矿物晶体的结构特点以“堆积形式”和“配位多面体及其联结形式”列出其主要结构特点,便于不同矿物晶体结构之间的对比。
此外,对全书各章后的习题与思考题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有些章节将习题与思考题分为基础题与综合分析题两类。基础题只涉及书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内容,以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所学内容为目的;综合分析题则涉及更广泛的内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内容对某些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以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
教材修订工作分工如下:
赵珊茸:第一章~第十章(结晶学部分)(其中第二章的“本章拓展、延伸知识”的第三节由徐海军编写);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矿物成分、形态、物理性质);第十七章(矿物分类命名);第十八章(自然元素及其类似化合物);第二十一章(硅酸盐晶体化学概述;习题与思考题);附录Ⅱ(相似晶体结构对比);附录Ⅲ(汉英对照结晶学与矿物学名词索引)。
王勤燕:第十九章(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第二十章(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第二十五章(宇宙矿物)。
钟玉芳:第十五章(矿物的成因);第十六章(矿物现代测试技术);第二十一章(岛状与链状硅酸盐;“本章拓展、延伸知识”的第三节);第二十四章(我国发现的新矿物)。
余淳梅:第二十一章(层状与架状硅酸盐;“本章拓展、延伸知识”的第一、二节);第二十二章(其他含氧盐)。
全书最后由赵珊茸统一整理并定稿。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岩矿系各位领导与老师的关心与支持,编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