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夜航船
【作 者】(明)张岱 著,作家榜经典 编,何三坡 译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Z224/1223
【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
作者简介
张岱(1597—约1680),明代文学家,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出生于浙江绍兴显宦之家。幼年读书三万卷,被誉为“神童”。年轻时极爱繁华,爱鲜衣,爱骏马,爱美食,爱美婢,放浪形骸,纵情声色。
一生勤于笔耕,著述等身。除《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嬛文集》及史学名著《石匮书》外,还著有《夜航船》一书,该书包罗万有,共计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趣味无穷。
作为有明一朝的文化大师,他丰神绰约,诗意盎然,代表了中国人淡远、自然的美学品味。
何三坡,传奇诗人,丁玲文学奖、徐志摩诗歌奖双奖得主。
著有诗集《灰喜鹊》《徒然草》,谈话录《向美丽的语言致敬》,剧本集《开往南京的火车》,译注作品《夜航船》《搜神记》等。
内容简介
读过《夜航船》,灵魂才有趣!这是一部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识小百科。
囊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
包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的不朽经典,问世300年一直秘本流传,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夜航船》莫属。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极难对付。
——张岱
这是一部许多学人寻访终身而不得的书。这部明代小百科的书确实太有意思了。
——著名作家 余秋雨
作为有明一朝的文化大师,张岱丰神绰约,诗意盎然,代表了中国人淡远、自然的美学品味。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夜航船》莫属。
——作家榜官方推荐
以今人的眼光,晚明的文学家张岱可说是位不折不扣的时尚先生,没有人比张岱更精于守护万物独特的气息氛围了。
——《三联生活周刊》
因为兼有趣味性和故事性,《夜航船》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人民日报》
原序
天下的学问,只有夜航船中最难对付。原因在于那些乡野小民的学问是事先准备的,比如熟记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别人稍一弄错这些人名,他们就会掩嘴而笑。他们并不知道即使不记得十八学士、二十八将的姓名,并不妨碍一个人的礼仪和学问,却以为错漏一人,就可耻至极。所以他们道听途说,只记住了几十个能脱口说出的名字,就以为自己是博学的才子了。
想到我们八越地区,唯有余姚的风俗是:后生小子,无不读书。等年至二十还学无所成,就去学一门手艺。所以无论百工各业,对宋儒理学、《纲鉴》之类的通俗史书都烂熟于心,偶尔问及一事,他们可以把人名、官爵、年号、地理一一列举,也不会出错。其学问的丰富,简直就是移动的书架,但这对于文理、考证之类的学问却毫无益处,与那些目不识丁的人也并无不同。有人说:“如果的确如你所说,那古人的姓名都无须记住了。”我说:“当然不是。姓名与文理无关,不记不碍事,例如什么八元、八恺、八厨、八俊、八顾、八及之类的就是这样。但若与文理有关,就不可不记,例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就属于此类了。”
从前,有位僧人与一位文士同宿于夜航船中。文士高谈阔论,僧人敬畏慑服,双脚蜷缩而眠。过了一阵,僧人感觉文士言语中多有破绽,就问文士说:“请问这位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学子说:“是两个人。”僧人又问:“这个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学子说:“当然是一个人!”僧人听了笑着说:“这么说来,还是让小僧先伸伸脚吧。”我这里记载的,都是我目力所及的浅俗事物而已,希望我们姑且记记,只要别让僧人随便伸脚就可以了。所以就给这本书取名为《夜航船》。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导读
一只光芒万丈的兔子
腊月了,译完《夜航船》,窗前读《湖心亭看雪》。
满纸的欢欣。
欢欣从哪里来?悲伤里来吧。要是你知道他半世的悲伤,就会明白这欢欣有多酷。
伟大的但丁,早就洞悉了作家与艺术家的秘密:我看见玫瑰满身荆棘穿过寒冬,带来了迷人的花朵。
而太史公比但丁看到的,又早得太多。
太史公怎么说?从古至今富贵消亡的,多了去了,只有倜傥非常的才会被世界珍藏。文王坐牢,琢磨《周易》;孔丘倒霉,掰扯《春秋》;屈原流放,哭出《离骚》;左丘失明,捣鼓《国语》。这都是人的悲伤郁结,不得缓解,要用艰难竭蹶的写作造出天堂。
他祖上四代望族,年轻时的轻佻举世皆知。他爱精舍,爱美婢,爱娈童,爱鲜衣,爱美食如饕餮,爱骏马,爱华灯,爱烟花的绽开又熄灭,爱古董入迷,爱花鸟成痴,爱蜜橘的金黄,爱泉水中缓缓张开的茶叶,爱诗书着了魔,中了邪……
一个欢喜少年,爱极了这个花花世界。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几乎一夕之间,国破家亡。一个盖世佳公子,就沦落成江湖离乱人,陡然间明白了“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茫茫尘世间,看清人生如梦的都是神仙人物。这样的人物从来不多,张岱算得一个。要不然,就跟官二代富二代一样灰飞烟灭了。
张岱没灰飞烟灭,他像珍贵的散页,被装订在浩瀚的宇宙里了。
翻读《夜航船》的人,都该焚香洗手,先读读《陶庵梦忆》,比起《红楼梦》来,它是一个人的跌宕狂喜,也是一个帝国的佳期美梦。
一个生于绍兴山阴的英俊少年,高祖父是大明王朝的状元,王阳明的入室弟子。家声显赫。
八岁时,爷爷带他到杭州,拜访被媒体捧上天的传奇隐士陈眉公,眉公骑一匹麋鹿,一派神仙气度。指着堂前的《李白骑鲸图》,出了句上联考他:“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
“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张岱不假思索,随口对出下联。如此天纵之才,眉公大为激赏,躬身抱到麋鹿背上。
天才,就会有天才的传奇,天才的命运。
十六岁那年,因仰慕倪瓒那样的怪物,他在自家的大宅筑了一间叫云林秘阁的书房。南窗下安放着古怪的太湖石,敞亮的深庭里种满秋海棠、西溪梅、西番莲、大牡丹,鲜花们次第怒放,翠鸟声忽高忽低。窗明几净之中,这个少年拒绝见世上任何一个俗物,要读尽三万册藏书。不由得让人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个秘密喂养金鱼的孩子,有多么任性,就有多么酷;有多么美,就有多么孤绝。
因为爱一块木头,不惜扔三万两雪花银,从北方运往南方,木头抵达府上的当晚,朋友们欢聚一堂,觥筹交错间,他趴在木头上写下了一篇神采飞扬的日记,还给这块木头取了一个浪漫得要死的名字。
嘘,你千万不要说,想起了王羲之的兰亭雅集。
历史上有一次无法无天的聚会,远比兰亭的盛大、欢狂——
崇祯七年中秋佳节,他突发奇想,组织蕺山亭雅集。受到邀请的七百多人,都带着好酒、软席,围山而坐,尽情豪饮。喝到半夜,大家同声高唱《澄湖万顷》,动静大得像闹地震,成千上万的群众赶来围观。
天快亮了,所有人作鸟兽散,唯独剩下他,云雾起,像流水,淹没山峦,好似身在瑶池,他幻想着列子御风而行,差点栽进山谷里。
还有比这更浪漫、更癫狂的雅集吗?
……
何三坡
2018年元月29日于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