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抗战文物故事
【作 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编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索书号】K265.06/4033
【阅览室】社科二阅览室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距市中心约15公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截止至2014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秘书处所在地、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为主,同时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来侵略和占领台湾的各类文物,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历史侧面。截至2014年,馆藏各类文物达两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达百余件(套)。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2019年2月27日,入选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名单。
内容简介
《抗战文物故事》以文物为载体,共选取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文物180余件,核心内容是讲述文物的历史故事,再现全民族、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历历往事,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取得胜利的历史主线,主题鲜明,弘扬主旋律。所选文物立足抗战纪念馆馆藏,兼顾其他,文物形式丰富多样,典型代表性强。文稿情感真挚,内容生动,传递正能量,是一部大力宣传抗战主题的红色普及读物。
《抗战文物故事》:
丘逢甲作、郑鸿猷书十六联屏
浓浓爱国情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离台诗》,由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所作,道尽了台湾爱国志士虽然有心保卫乡土,却又无力抗拒日本侵吞台湾的沉痛与无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台湾同胞抗日史实专题展厅里陈列着一套反映台湾同胞心系祖国、矢志抗日的珍贵文物——丘逢甲撰文、郑鸿猷书“恭祝诰封恭人林大母罗太恭人八句开一寿序”十六联屏。
这套联屏作于1902年,织锦缎为边,金纸为底。每幅屏高2.4米,宽0.6米;全部联屏共十六幅,高2.4米,宽9.6米,体量巨大,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联屏行文流畅,情感深挚真诚,不仅为雾峰林家林献堂祖母罗太夫人祝寿,更赞美台湾山川之美,感叹乙未割台山河巨变,同时坚信台湾必将回到祖国怀抱,对沦陷故土的思念跃然文中。联屏书法为汉隶墨书,气势雄浑,字体端谨亦不失秀丽,是一件难得的书法杰作。
十六联屏文作者丘逢甲(1864一1912),字仙根,又字吉甫,台湾苗栗人,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近代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1888年丘逢甲中举人,1889年登进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在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号召“抗倭守土”,创办义军,变卖家产以充军费,并动员亲属入伍。1895年4月17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及澎湖被割让给日本。丘逢甲悲愤交加,率全台绅民上书反对割台,表示要与桑梓之地共存亡。丘逢甲组织义军反抗日军,并倡议建立“台湾民主国”,任副总统兼义军统领,电奏:“台湾士民,义不臣倭。愿为岛国,永戴圣清。”日军攻占基隆、台北后,又沿铁路南侵直达新竹。丘逢甲率义军奋起抵抗,与日‘军血战20余昼夜,进行了大小20多场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终因“饷尽弹尽,死伤过重”而撤退。丘逢甲的弟子如姜绍祖、丘国霖、,徐骧、吴汤兴等,都英勇献身。
1895年秋,丘逢甲被迫离台内渡,定居镇平县(今蕉岭县),先后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致力于推广新式教育,为国家培养元气,支持康梁维新变法。为表示不忘光复台湾素志,丘逢甲为其子丘琮定别号“念台”,将房舍定为“念台精舍”。1912年,丘逢甲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弥留之际,嘱咐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
丘逢甲一生始终对国家抱有高度的期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其诗文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曾获得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梁启超称赞他为“诗界革命巨子”“天下健者”。
十六联屏书写者郑鸿猷(1856—1920),字澄川,号赞侯,台湾彰化鹿港人,书法家。郑鸿猷系光绪年间秀才,诗文、策论,皆有声于时。他书画俱佳,艺术涵养颇深,篆、隶、行、楷四书都十分擅长。他容篆隶于一体,碑味浓厚,亲和中难掩耿毅剽悍气息,汉隶横平竖直,苍劲雄浑,篆书布白匀称平稳,风骨必现。其书风以风神气魄著称,大气磅礴,运笔秀劲神力,风格特具。
郑鸿猷不仅饱读诗书、善书能文,而且交游广阔,为雾峰雅聚常客。郑鸿猷爱国爱乡之情深厚,书风影响深远,为鹿港百年来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之一。
十六联屏文字内容中涉及的台湾主要家族——雾峰林家,位于台湾省台中市雾峰区,是台湾知名的望族,集政、军、农、商的势力而兴旺百余年,其祖籍源自漳州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在抗法、抗日作战中,雾峰林家几代人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林文钦、林朝栋、林献堂、林祖密、林正亨等多位抗击侵略者的志士。罗太夫人之孙林献堂积极领导台湾民族运动,是台湾民族运动的先驱,亦是1946年台湾光复致敬团重要成员。丘逢甲则为雾峰林家孙婿,故为林家罗太夫人寿辰特作此文。
2013年丘逢甲侄孙女邱淑女(丘秀芷)将这件珍藏了100多年的珍贵的十六联屏捐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