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平成十二年

 

【书  名】平成十二年

【作 者】徐杭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索书号】K313.5/2840

阅览室社科二阅览室

 

作者简介

 

徐杭,生于1979年,作家、东亚历史文化研究学者。20岁时有幸接触日本、韩国的文史资料,顿觉东亚近现代史于中国大有参照之益,对日韩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研习十余年。作品见于《环球时报》《旅行家》《读者》等报刊杂志。著有《平成十二年》《泡菜韩史》。

 

内容简介

 

作者以1945年至2000年为时间节点,多维度解读了战后初期的日本,经过政治起伏、经济复苏到社会繁荣,最后进入发展瓶颈期的历史进程。

 

对于历史我们心存敬畏,对于历史问题《平成十二年》严谨求实,通俗易懂,不掩饰、不夸大、不诋毁。

 

日本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借鉴的民族。中国人研究日本已经不能只看《菊与刀》,日本人解剖中国也不再只盯着《阿Q正传》,《平成十二年》恰好为此提供了一个契机。双方都在进步,都在为寻找新方向而努力,愿以邻为鉴,可知兴衰。

 

1945年8月15日凌晨日本国内的叛乱到粮食危机、东京审判;从日本经济复苏、重返国际舞台到伊奘诺经济繁荣、中日关系正常化;从美国上将麦克阿瑟、日本文化名人三岛由纪夫到“老爹”首相村山富市。《平成十二年》对日本近代历史进行了全景式展现。

 

《平成十二年》是一本介绍日本近代史的大众历史读物。作者以严谨的治史态度和轻松的文学语言,以1945年至2000年为时间节点,介绍了战后初期的日本,经过政治起伏,经济复苏到社会繁荣,最后进入发展瓶颈的历史进程。

 

历史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回味。公元2000年,恰是日本平成十二年。千禧之年,千年一遇。许多人在这一年都有不平凡的经历,国家也是如此。诚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时刻保持警惕,但我们的思想不能停留在以前,不能被思维里的高墙包围。

 

日本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借鉴的民族。中国人研究日本已经不能只看《菊与刀》。日本人解剖中国也不再只盯着《阿Q正传》。双方都在进步,都在为寻找新方向而努力。愿以邻为鉴,可知兴衰。

 

《平成十二年》把一些重大的记事和关联人物,深入浅出地描绘得活灵活现,既有场景感又有趣味性,对于不爱读枯燥史书的读者,实属难得的“教科书”。不论您是“亲日派”,还是“反日派”,哪怕是“知日派”,都能在此书中找到您想知道的史实。

——《歌舞伎町案内人》作者 李小牧

 

《平成十二年》这面镜子不但让你看懂日本,也帮你看懂中国。

——著名军史专家、日本问题专家、旅日作家 萨苏

 

 本书可以帮助你全面了解日本这个国家,了解别人就是zuihao的了解自己。

——厦门大学教授 谢泳

 

序言

东邻启示录

 

1853年,一队军舰突然出现在日本江户湾,300名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抢滩登陆。

 

德川幕府已锁国二百多年,日本人从未见过如此大的船。惊恐万状的江户市民把这些浓烟滚滚、舰体被统一涂成黑色的庞然大物称作“黑船”。

 

武士刀不敌洋枪炮,《日美神奈川条约》叩开了日本紧闭的国门,西方列强纷至沓来,日本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转型。

 

明治维新后,在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学者的大力推动下,日本走上了一条脱亚入欧的自新之路。然而,选择君主立宪制而非民主共和制,在效率与公平、传统与现代之间折中,固然使得一个蕞尔小国迅速跻身列强之林,却也埋下了军国主义的隐患,一朝爆发,伤人害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被打回原形,满目疮痍。在美国的威逼下,日本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仅仅用了二十年,日本便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经济腾飞,国力日强。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到索菲亚·科波拉的《迷失东京》,日本展现给世人的总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宛若绿树丛中隐隐露出的玲珑佛塔和唐式飞檐,又好比渐渐消散在浓浓雾气中的一阵悠远钟声。

 

正当你迷惑不已时,被海雾浸润得湿漉漉的石板街道上蓦地走过一个身穿和服、手撑花伞的仕女,惊鸿一瞥间,只留下窈窕的背影和渐行渐远的木屐声,引人遐想……

 

在许多人看来,日本患有“加拉帕戈斯综合征”。

 

加拉帕戈斯是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岛上的物种与世隔绝,自成体系。当这些动物被带到其他地方时,很快就会死掉。这种现象被称作“加拉帕戈斯综合征”。

 

也许有鉴于此,日本更注重吸收外来文化,以避免使自己成为近亲繁殖的孤岛。俳句里的柔肠千转哀吾生之须臾,《东京物语》里的寂寞人去却安静祥和;三岛由纪夫极美的文字和惨烈的人生对立、统一,宫崎骏的动画里浪漫的蒸汽幻想与传统日本元素东西合璧……

 

这一切在让人迷醉的同时,也使人心生好奇:我们这个懂得欣赏“物哀之美”的近邻,这几十年到底经历了什么?翻开徐杭的这本《平成十二年》,不难找到答案。

 

吕峥

谨序于北京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