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亲子财富流转

 

【书  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亲子财富流转

【作 者】伍海霞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索书号】D669.1/2131

阅览室社科三阅览室

 

作者简介

 

刘静,女,出生于1982年,陕西西安人。201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靠前关系学院靠前政治系,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靠前问题研究中心,讲师。2012年曾到美国华盛顿DC美利坚大学靠前关系学院东亚问题研究中心访学一年。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地区治理和中国外交政策。

 

内容简介

 

《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亲子财富流转》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利用2015年5省(市)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状况调查数据,对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教育、就业、婚嫁、育儿和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等重要生命事件中亲子财富流转的水平与方向,以及相应财富流转产生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代际功能关系状况及发展趋势。本书将为认识中国当代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发展历程,促进家庭代际和谐公平,积极应对少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前言

 

中国政府自197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晚、稀、少为基本要求的计划生育政策,1980年开始在城市地区广泛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至2015年年底终结。30多年严格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顺利实现了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速度的目标,同时,也在城乡地区形成了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已进入社会,就业、结婚、生育子女,他们的父母也渐人老年,开启老年生活。不同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生育独生子女缩小了家庭规模,简化了家庭结构,使得独生子女家庭代际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教育、就业、养老保障等各项制度的变迁也不可避免地对家庭代际关系产生影响。独生子女家庭作为少子女家庭的典范,与之相关的子女教育、就业、婚育,以及老年父母的养老等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家庭中亲子代际财富的流转是家庭代际关系的具体体现,代际财富流转作为家庭资源在成员中的福利分配,不仅影响着子女的教育、就业、婚姻,以及其小家庭的发展,也影响着父母的养老方式、养老资源与养老质量。在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亲子两代所拥有的资源、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不同,代际财富流转的内容与特征不同。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关注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这一特定群体成长过程中教育、就业、结婚等事件中亲子财富流转的状况及结果,以及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中的亲子代际往来,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历程、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状况与预期。同时,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又是城市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亲子财富流转的研究,也将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城市家庭代际功能的整体状况与发展趋势。

 

本书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15年5省(市)城市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数据,对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教育、就业、婚嫁、育儿和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等重要生命事件中亲子财富流转的水平与方向,及相应财富流转产生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历程与生活状况、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状况与预期,把握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代际的责任与义务,揭示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代际功能关系特征及发展趋势。

 

  本书共有十一章。首先,系统回顾有关家庭代际财富流流转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确定了生命历程视角家庭代际财富流转的内容,构建了独生子女家庭代际财富流转分析框架。继而,依据独生子女家庭亲子财富流转分析框架,以独生子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独生子女的教育、就业、婚姻和生育等生命事件中亲子间的财富流转;从经济支持、家务支持和情感支持等方面考察了近期日常生活中的亲子财富流转。进而,以独生子女父母为研究对象,探析了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支持现状,考察了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和预期的养老意愿,并以独生子女为分析变量,揭示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现状、预期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本书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