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姚广孝集

 

                 【书  名】姚广孝集

                 【作 者】(明)姚广孝 著 栾贵明 编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索书号】Z429.48/4204

                 【阅览室】社科二阅览室


作者简介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


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栾贵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编纂了《永乐大典索引》、《全唐诗索引》、《宋代诗词索引》。是当今研究《永乐大典》的权威学者。


内容简介


    《姚广孝集》前言

 

    《姚广孝集》是新编古籍《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中的一部。由栾贵明先生主持编缉,胡德平同志担任名誉主编,“黄苗子郁风基金会”给予大力赞助。


    姚广孝,长洲人,元元统三年(乙亥,公元一三三五年)生,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独暗。洪武中,高后马氏丧,太祖选高僧侍诸王,宗泐举荐道衍。燕王朱棣与语甚合,请随至北平,主持庆寿寺。太孙建文帝立,道衍遂密谏燕王举兵,号曰勤王。四年后,燕王立,录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复发,赐名广孝。永乐十六年(戊戌,公元一四一八年)三月戊寅卒,年八十四。追赠推忠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姚广孝是明初政坛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姚广孝现存著作有《逃虚子诗集》十卷、《逃虚类稿》五卷、《独庵外集续稿》五卷、《道余录》、《净土简要录》、《诸上善人咏》等,约20余万字。我们又从各类古籍中新辑出其诗文约3万字。


    另外,永乐二年十一月丁巳日,朱棣命姚广孝任《永乐大典》首席总裁;永乐九年十月乙巳日,朱棣决定第三次重修《太祖实录》,由太子少师姚广孝监修,历时七年完成。史证《永乐大典》和《太祖实录》均由姚广孝总成其事。依照钱钟书先生为本丛书设定的规则,《大典》属类书,正文不收,而《永乐大典凡例》和《太祖实录》应由朱棣和姚广孝共同署名,也应同时收入新书《姚广孝集》和《朱棣集》。


    《太祖实录》其点断排版整理工作由扫叶公司完成。《姚广孝集》全书近140万字,儒、释、道,文、史、哲都有所涉及,可方便读者重新认知和研究姚广孝其文其人。总之,这是一部在任何古籍目录、世界各类图书馆和藏家,未曾著录的新编古籍。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