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悦享人生。为进一步营造文化阅读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于6月23日下午在敬文图书馆一楼大益爱心茶室举办首期“敬文书话”。活动分为上下两场举行,上半场由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人文外语系的汤太祥老师主讲,题为“《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下半场由文学院李建栋老师主讲,题为“西域音乐‘胡音声’与唐诗创作”。图书馆的程文海书记、图书馆部分老师,以及文学院先秦汉魏南北朝文学方向的数十名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程书记对图书馆的功能与活动开展的目的与意义进行了阐述,他指出该活动是图书馆第十届读者服务宣传月推出的一个全新阅读栏目,旨在通过邀请校内专家教授与读者一起品读经典,悦享人生,通过开展“阅读·交流·共享”读书沙龙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成长与充实。

活动上半场,汤太祥老师以自己多年研习《周易》的体验为切入点,对《周易》的含义、产生阶段及研究流派等进行了简要介绍,使广大师生对《周易》有了初步认识。尔后,汤老师通过详实的文献资料向同学们普及了《周易》的一些常识性概念,并结合大家学习生活中的现象对《周易》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最后,汤老师分别从《周易》与中国哲学、《周易》与中国史学、《周易》与中国文学三个角度对其相关价值给予概括。汤老师条理清晰、朴实生动的表述赢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文学院的叶文举老师对本场沙龙作了呼应。他认为汤老师主讲的这次沙龙内容充实丰富,阐析层层深入,有利于引领广大师生去潜心研读《周易》、多角度领会《周易》的哲学内涵。

下半场沙龙主要由李建栋老师进行汇报。李老师的汇报主要分三个层面。他先介绍了西域音乐的基本概念,并通过播放最新解译的唐传古筝曲和琵琶曲音乐、展示唐代西域乐器实物图片等方式,直观地向在场师生展现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胡音声”的概貌。其次,李老师认为“胡音声”对唐诗创作的影响并不是偶然的,他通过对唐前西域音乐在中原的传播状况进行梳理,指出西域乐在唐代的风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对此,李老师重点探讨了“胡音声”风靡于盛唐的原因。再次,李老师以大量的原始资料对“胡音声”在盛、中、晚唐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梳理,厘析出“胡音声”在唐代的变化发展轨迹。最后,李老师对“胡音声”的音乐学意义、诗学意义进行了阐发。李老师以新颖独特的学术视角、张弛有度的讲解方式和幽默风趣的个人风格博得现场的阵阵掌声。文学院的汪亚君老师、叶文举老师对此专题进行了呼应,他们对李老师严谨勤勉的治学态度、本色入手的研究方法表示钦佩,并充分肯定了该专题的学术价值,认为这是师大古代文学近年来新的学术增长点。

在本次沙龙推进过程中,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积极呼应,学术观点异彩纷呈。广大师生在此沙龙中擦出了哲学、音乐学、文学的火花,也真正实现了阅读、交流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悦享了二位老师带来的哲学人生和诗化人生。活动最后在掌声中圆满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