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李毅 董永飞 图/严永春)为深化地域文化研究,推动江南文脉传承创新,9月29日下午3时,由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芜湖市图书馆及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共同承办的敬文讲坛2025年第三讲(总第157讲)暨“阅·芜湖”名家讲堂(第45期),在安徽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厚均应邀担任主讲,以“江南的开发与江南文化的发展”为题,为现场师生及线上观众带来一场内容丰富、意蕴深长的文化讲座。讲座由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刘和文主持,现场吸引了约四百名师生参与,线上直播观看量近13万人次。


赵厚均以江南的开发历程与文化发展为主线,从“何处是江南”切入,系统梳理了“江南”概念在地理、气象、语言、历史、经济等多维视角下的演变与空间范围界定。他深入剖析了江南的开发历程,指出其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历经永嘉南渡、运河开凿、宋室南迁等关键历史阶段,勾勒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转移的脉络图。在文化发展层面,赵厚均结合吴越文化,突出强调了永嘉南渡后士人群体塑造的江南文化认同。最后,他重点剖析了昆曲、园林与闺秀文化这三大江南符号,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其精致、温婉、依水而生的美学特质。

在交流互动环节,针对“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起始时间”、“东晋南北朝地方志研究”等提问,赵厚均梳理时间轴,剖析历史事件,从多个层面不同视角和同学们交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不仅增进了对江南历史文脉的认知,更带来了深刻的文化体验,进而激发了大家探寻、热爱江南文化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