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王星悦 图/陈靓雨)凡是过往,皆为力量。9月25日下午3点,敬文书话第十四场在敬文图书馆二楼决策大厅举行。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元好问学会理事张勇耀应邀做题为“金元之际士人的‘天下’观:以元好问、郝经为中心”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周向华和胡宏昇共同主持,全校六十余名师生参加本次学术沙龙活动。


张勇耀从三只大雁的故事说起,深入剖析了“金元之际”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复杂背景,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走近那个动荡变幻、金戈铁马的金元时代。随后,张勇耀详细阐述了以元好问、郝经为代表的北方文人身份由“国士”向“天下士”的转变,以及当时士人们普遍的精神气象和“天下”观。她强调,金元之际士人的“天下”观是超越朝代、超越南北、超越民族的,而如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正是由于这批士人前赴后继的努力而创造的。

在交流讨论环节,张勇耀对能否将元好问“天下”观形成的思考路径应用于探讨明清时期士人的“天下”观、元好问和郝经等人的人生体悟是否受佛学思想影响等问题做了详尽而深入的回答。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不仅让他们对金元之际的时代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对历史文化和经典书籍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