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欢迎报考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硕士研究生

 预审:朱东妹   

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学术型硕士授权点,是依托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新闻传播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基础上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基于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和传播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整合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突显交叉性、应用性。该专业是以文献资源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到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管理服务、文献资源开发、文献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与开发、古籍文献与档案的保护与整理等;它涵盖了文献资源的生产、采访加工、管理、服务、保护与开发等多个要素。

本专业下设文献资源保护、信息资源服务和智慧图书馆三个研究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研究馆员7人,副教授、副研究馆员4人。

1)文献资源保护研究团队在馆藏地方文献整理、徽学文献资料整理、诗歌选本整理、文献版本及文献价值考证、稀见方志整理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特色,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

2)信息资源服务研究在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知识管理与服务等研究较为突出,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10部。

3)智慧图书馆研究团队在元数据集成及其个性化服务研究、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应用研究、GIS在图书馆应用、图书馆管理自动化等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本学位点教学资源丰厚,除了以上三个特色的研究团队外,还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本馆以馆藏古籍为特色,古籍总量达19万余册,其中,善本古籍1万余册,尤以地方志收藏最为见长,藏有方志1.9万余册,在安徽省各类图书馆中仅次于安徽省图书馆。我馆目前已有24部古籍文献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37部古籍文献入选《安徽省首批珍贵古籍名录》,并于2009年入选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古籍文献成为馆藏文献的品牌,本着保护与开发馆藏资源的目标,近年来取得了系列成果:(1)研发古籍文献检索系统,实现网上检索。2014年安师大图书馆自主研发了古籍文献目录查询系统,实现古籍文献书目网上检索,方便了读者的检索。(2)积极开展古籍特色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成果叠出。其一,徽州契约文书是馆藏特色文献之一,藏有自宋元至民国时期的各种徽州民间文书计万余件,2013年藉此申报了安徽省文化强省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于201412月由我校出版社出版《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精装,全十册),对于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发挥馆藏优势,结合研究专长,整理出版馆藏地方文献已成体系。目前已集中整理出版与研究成果有《新安学系录》、《桃花潭文征》、《遗山诗校注》、《北平泾县会馆录汇辑》等20余部。

报考条件和报名时间见2016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欢迎报考!

联系电话:0553-5910183,董老师

                  0553-5910187,刘老师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