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对外公布了首批安徽省珍贵古籍名录和首批安徽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批文,我校图书馆有37部古籍文献入选。据悉,首批安徽省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于2014年7月启动,安徽省所有古籍收藏单位均可申报,经过专家评选,共计270部古籍文献入选。我馆积极组织人员,认真遴选了50部古籍文献参加申报,入选率达74%,占全省入选总数的1/7,入选名录的数量仅次安徽省图书馆,居全省第二。这是图书馆近两年深入开展古籍整理与开发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更是我校馆藏丰富、古籍珍贵的充分展示。
我校馆藏古籍文献19万余册(不含院系和研究机构),藏量在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中位居第一位,在安徽省各类图书馆中仅次于安徽省图书馆。其中,善本古籍783种、13044册(含清光绪石印本《古今图书集成》5054册),普通古籍17.4万余册,以地方志收藏最为丰富,藏有方志18347册;《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不配不补全本,元刻本《春秋胡氏传》、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为海内珍本。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图书馆一直重视古籍文献的保护、整理与利用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古籍部克服人员、经费等条件不足的困难,编纂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方志目录》等检索工具书。此后,图书馆秉承古籍工作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古籍文献的保护、整理与利用,自2007年以来,组织参与“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四批次的申报工作,先后有24部馆藏古籍文献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至此,图书馆共有61部古籍文献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珍贵名录,并早在2009年即入选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近三年来,为了积极履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校领导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省古籍保护中心的高度重视下,图书馆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进一步推进古籍整理、进一步规范古籍服务,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始终走在安徽省各类图书馆的前列。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籍文献基础数据收集完成
一是自2013年上半年以来,图书馆组织专业队伍系统清点并登记了古籍文献,摸清了家底。二是积极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普查登记工作,2014年完成本馆古籍文献目录数据普查登记7272条,完成六项数据一审,正在进行二审,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拟于近期组织出版。
2.古籍文献书目检索实现上网
2014年,图书馆自主研发了古籍文献目录查询系统,实现古籍文献书目网上检索,方便了读者对馆藏古籍文献的检索和使用。安徽省仅省馆实现了古籍文献目录网上查询。

3.古籍文献整理出版成果初显
近两年来,图书馆在摸清馆藏古籍家底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馆藏古籍整理系列出版项目,先期推进古籍特色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首先,徽州文书的整理出版。徽州文书是馆藏特色文献之一,藏有自宋元至民国时期的各种徽州民间文书万余件,2013年在徽学专家李琳琦教授主持下,由历史与社会学院和图书馆相关专家组成课题组,集中力量细心整理,并积极申报安徽省文化強省基金項目“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并于2014年12月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卷本的《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精装本)。该套集萃选用了馆藏中颇具特色的簿册文书,内容丰富,珍贵稀见,涉及族产、商业、诉讼、实征册、鱼鳞图册、保甲册等诸多类型。该书的出版是我校馆藏徽州文书首次集中公开面世,对于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发挥馆馆藏优势,结合研究专长,整理出版馆藏文献渐成体系。自2013年以来,图书馆集中馆内力量进行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的成果有《徽州鸿儒汪道昆研究》、《皖江历史与文献丛稿》、《桃花潭文征》、《遗山诗校注》、《北平泾县会馆录汇辑》、《箧衍集点校》等。

4.古籍文献保护条件得到改善
首先,进一步改善硬件环境。2015年,图书馆根据《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全面检修和部分更换了古籍库的消防设施设备,实现古籍库房的封闭式管理,并力争在2016年前达到恒温恒湿的库房标准。其次,加强防蛀工作。馆藏古籍文献虫蛀现象比较严重,为了有效保护珍稀古籍,2015年学校投资22万元,拟购置10万张防蠹纸以防治古籍文献虫蛀。
5.古籍文献管理继续加强
首先,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古籍保护要求和利用需要,2014年图书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条例、办法,如《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书库管理条例》、《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文献课题(专题)读者管理办法》、《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文献阅览规则》等。其次,进一步规范库房管理。2014年以来古籍库房实现专人专管、双人双锁,古籍文献出入库实现严格有序的登记制度。
6.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归于常态
自2012年以来,根据古籍保护与开发的需要,先后派12人次参加古籍文献和民国书刊整理、古籍版本鉴定、古籍修复、古籍书库管理等古籍保护业务培训,大大提高古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古籍保护水平。
在“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对“十三五”规划满怀憧憬。图书馆将积极主动地承担学校传承和创新文化的光荣使命,将古籍保护与开发继续列为下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工作,着力完成两项任务:第一,组织编撰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目录,包括《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普通古籍目录》、《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书录》、《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方志目录》等;第二,根据馆藏资源特色,整理出版相关专题文献,如《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珍贵古籍名录》、《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安徽地方珍稀文献集丛》、《安徽师范大学馆藏稿抄本文献》、《安徽师范大学馆藏稀见方志》等。